公司所得税年度交税申报表由交税人在公司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填写,由一个主表和若干个附表构成,列示了一个交税年度内管帐口径的收入、本钱、费用,税会区别及交税调整等明细,集中反映了公司所得税应交税额的核算进程和结果。

该报表企服快车面是公司所得税交税遵照的体现,另企服快车面,也是税务机关对公司所得税交税申报是否真实、准确进行核查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交税人在现已完结年度结账、不太方便更改、调整账簿的状况下,假如不想据实申报交纳公司所得税,其最“现实”的挑选就是在《公司所得税年度交税申报表》上做文章:

少申报收入、多申报扣减; 少交税调增、多交税调减……在查看人员看来,申报表上简单或杂乱数字的背面,本来演绎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偶有查看不严,交税人幸运经过的好多“欢喜”,但更多的是严厉查看,交税人补税被罚的好多“忧虑”(以下事例触及的《公司所得税年度交税申报表》均为2008版)。

事例一:含糊项目,精心躲藏

查看人员在核对一家制造公司2012年度公司所得税交税申报表时,看到附表三《交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40行扣减类项目调整“别的”中,填列调减金额 11362408.12元,这一内容的填写无非是想阐明,该单位在申报表正罗列扣减项目以外,有11362408.12元税法答应扣减的开销,管帐上未认定为本钱或费用,“应当扣减而未扣减”,所以要交税调减。

较大的数字和经过对比含糊的项目进行交税调减,引起了查看人员的留意,所以请求对方供给该项目调整的明细,但对方财务人员却以各种理由拒不供给,这反而加重了查看人员的置疑,经过屡次政策宣扬,被查单位总算供给了“别的”项目调整的明细,经核对,查看人员发现,11362408.12元调减有多项内容,其间绝大多数确实归于“应当扣减而未扣减”,但混在其间的一笔431276.88元开销是“补缴个税”,问询财务人员,查看人员了解了事情的本相,本来,被查单位在进行商品推广时,向自己客户赠送礼品,未代扣个税,后经审计发现了这一疑问,在无法向客户补扣个税的状况下,决议由单位担负,而根据有关规则,这有些税款不答应税前扣减,现已担负了个税,又不想在所得税上“吃亏”,所以被查单位使将这笔税款开销精心躲藏在“别的”项目中申报“扣减”,结局天然是补税和被处以罚款。

事例二:以退为进,欲盖弥彰

查看人员在核对一家公司2011年度公司所得税交税申报表时,看到附表三《交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43行财物调整类项目“固定财物折旧”中,填列调增金额75000元,对应查看了附表九《财物折旧、摊销交税调整明细表》,该表显现,因折旧的税会区别调整添加应交税所得额75000元。

自动申报交税调整增加,但查看人员凭直觉判断,这个调整有疑问。

因素很简单,折旧交税调整添加正好是整数不契合常理,由于考虑到固定财物原值、残值等因素,折旧的核算,即使按直线法,核算出的调整添加额正好是整数的概率也极低。

当把这个问题向被查单位财务人员提出后,其模棱两可,本来,该单位管帐核算极不标准,担任固定财物办理的人员常常变化,新接手的财务人员在制造折旧核算表时,随意找出了上个年度的一个旧表,直接按旧的数据核算出折旧金额并计入本钱,但是其间两台大型设备现已提完折旧。

在公司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财务人员发现了这一疑问,但由于调整数额较大,被查单位不肯缴这么多的税,就想了一个以退为进、“蒙混过关”的方法,随意填写了一个整数进行申报,“欲盖弥彰”的结局天然也是补税和被处以罚款。

事例三:滥竽充数,暗度陈仓

查看人员根据上海、深圳证券买卖所供给的买卖信息,在对某高新技术公司2009年度限售股减持所得交税申报状况进行查看时发现,当年该公司减持了有些 ××股票,那么,该公司对这有些减持所得是怎么进行税务处理、怎么在申报表上填写的呢?从该公司当年度的《公司所得税年度交税申报表》上,查看人员看到,报表17行“免税收入”栏,填写金额为54.3万元,问询财务人员并核对有关账目、凭证后证实,该项收入实践为限售股减持、转让所得。

根据公司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则,免税收入有四类:国债利息收入;契合条件的居民公司之间的股息、盈利等权益性出资收益;在中国境内建立机构、场合的非居民公司从居民公司取得与该机构、场合有实践联络的股息、盈利等权益性出资收益;契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该公司把出资转让所得填入免税收入,显然是过错的,查看人员按规则调增了当期应交税所得额并进行了处分。

定论

公司所得税年度交税申报表的项目和内容较杂乱,上述事例仅仅所得税申报表查看发现疑问故事的“冰山一角”,相似的事例还有许多,在现在交税遵照度没有达到必定高度的状况下,心有“主意”的交税人老是会在年度交税申报表上发作“故事”,要么在金额上做文章,多计或少计;要么在项目上做文章,应税当成免税; 要么在内容上做文章,假戏真唱。

现在,许多交税人的公司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是托付中介机构做的,假如发作了上述“故事”,其间许多也许是交税人与中介机构的“合谋”。

所以,查看人员在公司所得税年度交税申报表的查看上绝不行漫不经心,对申报表上任何一个数字都进行“有罪推定”是必要的,对申报表任何一个疑问都要较真是有必要的,不然就会漏掉细节,使涉税疑问从手边悄然“溜走”。

查看时还需要留意的是,核对不能局限于表上的数字及相互间钩稽联系,必须请求交税人供给年度申报表上每个数字的出处或根据,特别是《交税调整明细表》中每一个数字的出处或根据,直到详细到每一个合同、每一个记账凭证、每一张发票(即使是不准确的交税申报,交税人也是有明确出处和根据的,仅仅许多时分出于躲藏疑问的因素不肯意供给罢了),假如做到了这一步,基本上申报表上也许存在的疑问都会在查看人员的检视之下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