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人所得税法下,采用累计预缴法计算,与以往不一样!每月预缴,年度汇算(多退少补,年中不办),汇算清缴的时间是次年的3月1日~6月30日。
如果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几百号上千号人,如果个个都搞个汇算清缴,那这段时间估计得专门雇一个人帮着做。
这对于咱财务人来说,简直就是“加量不加价”!工作量上来了,工资没见涨!自己工资不到个税起征点,还得帮别人报个税!真是扎透了心
《个人所得税法》2024年1月开始正式施行,按照新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
什么是累计预扣法?
先用一张图形象地看一下:
(蓝色按年累计预扣,橙色现在这种按月预缴)
上图的预测计算模型每月月薪是一致的,每年交的个税总额是一致的,可以看出:
在按年累计预扣法下,年初我们交的个税会更少。用具体公式表达就是:
第一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累计收入:每月工资的相加
累计免税收入:指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不怎么用的上。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累计基本减除费用:就是5000*月份数
累计专项扣除:基本上就是每月五险一金相加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每月6项附加扣除相加:子女教育、租房、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大病医疗和继续教育支出。
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如商业健康保险、公益捐赠等
第二步,找对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算应纳税额:
累计应纳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是第一步的结果
新版按年税率表如下(网上一般都没有速算扣除数的,快存图!):
第三步:本月应预缴的税款=累计应纳税额-已预缴税款
看完了公式,可能还不好理解,来人上案例!
案例详解
小梁2024年初工资7000元,6月涨薪到9000元,年底12月发了年终奖30000元,当月收入39000元,五险一金每月500元,附加扣除每月2000元。那小梁2024年交个税的情况如下:
手机横屏看图效果更佳
手机横屏看图效果更佳
最后说两句:
(1)由于累计预扣预缴法下,每个月都是累计相加计算,减小个别月份工资大幅波动带来的影响,大大减少办理汇算清缴的几率。
(2)发年终奖时当月工资可能过高,可以弥补以前月份负应纳税所得额情况。相比按月单独计算方法,少预缴个税。建议2024年起,年终奖都在当年年底发放,避免提前纳税!
(3)财务应尽快熟悉新规则,传达教授同事,更好的迎接个税新法的全面实施。记住:
方便别人也是在方便自己。工作辣么辛苦,老板,加个薪呗
本文为会计头条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经授权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