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中的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将代购、微商这一群体纳入了监管,同时还对营业牌照和纳税问题作出了规范。
自1月1日“电商法”开始实施,微信朋友圈开始不断的上演灵魂画图,在朋友圈里秀起了美术。
朋友圈,12月31日之前的代购消息都很正常,从1月1日开始,不“正经”了起来,产品信息以漫画的形式出现,文字也相当隐晦。
比如,一款LA MER的面霜,文案是:王昭君说,告诉我,故乡的梅花开了吗?数九寒天里能盛开能飘香的腊梅花,所以才珍贵,抹在脸上犹如花开。
露娜的洗脸仪:露(鹿)晗的妹妹,那些皮肤好的小姐姐都在用这个。
兰芝隔离霜,则用一头藏头诗,兰花一般的优雅,芝麻开花,隔开两种颜色,离不开你们。
MAC的唇膏,干脆飚起了英文。
有人说,电商法刚开始实施,一切都是未知。“监管部门和平台都没有出台具体的监管细则,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开敏感词汇。”
躲过了平台的监管,还要面临海关层层严查。
最近朋友去了趟韩国,回程的飞机上,几乎一半都是代购。过关的时候,大包小包的代购们被武汉海关盯上了,开箱检查。
“一开始,他们辩解,买的东西都是自己用的,有些是给亲朋好友带的。结果海关要求查看微信,是不是代购,一清二楚,逃都逃不掉。”
“听说现在为了避免被封号,尽量语音交流,你们要被我的声音迷得神魂颠倒了。”新年第一天,做了多年日本代购的姑娘“小虾米”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条信息。
不仅是她,这两天,整个朋友圈的代购们一反常态,都不用主动去屏蔽他们,都静悄悄的。
全部不敢开工。
很早之前就知道新的电商法要在今年实施,但是具体怎么监管并没有出具体细则,导致代购圈都在疯传各种真真假假的版本,传得最多的就是“微信淘宝会通过产品图片和关键词识别交易,并封号。于是就用画画代替产品图,‘神仙水’不敢叫‘神仙水’,改叫‘神仙喝的汤’。”
网传猜测一:敏感字眼交易双方封号
网传猜测二:禁止微信直接付款
网传猜测三:朋友圈限流和降权
律师:
用画画代替意图规避监管
“自作聪明”行不通
商品信息转图片的方式,无非是朋友圈直接发布商品信息的方式,转变为“朋友圈获客+微信聊天确认成交”的模式,其行为的实质是规避监管的技术手段而已(朋友圈的商品信息可能更方便被技术手段检测到)。但是这样的行为,其网络销售的本质没有改变,身份也没有改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没有改变。
即便,这样的方式转变确实可以一时规避监测的技术手段。但须明白的是,现有的网络技术手段,分分钟可以绕开这种人为的“小障碍”。我们的微信是实名的,社交软件的聊天记录后台都可以监测到,微信支付的流水跟记录也随时可以被税务机构查验,所以,归根结底,这样的“自作聪明”的做法还是行不通的。
无论以上猜测是真是假,新电商法出台以后,有了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法律约束,以后微商、代购会越来越正规。那些弄虚作假的代购者将无处遁形。微商代购,直播销售、网约车也将划入电商范围。
大家怎么看呢?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