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疗器械用于眼科检测及治疗,主要包括人工晶体、角膜接触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角膜地形图仪、视网膜荧光眼底造影机、YAG激光仪、光凝激光设备、氩离子激光机、手术显微镜、白内障超声乳化机、玻璃体切割机、视网膜冷冻仪等。
此外,眼科医疗器械还包括眼科手术器械,如剪、钳、镊、夹、钩、针等。
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扩张的整体大环境下,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产品种类也从当初单一的简单手术器械发展到日益多样化的系列产品,目前已经基本涵盖眼科疾病所需的各类产品。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整体研发投入不足,中高端产品进口依赖程度较高。
我国眼科医疗器械本土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企业较少,存在企业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
行业特点
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老龄化加剧以及近视率不断上升,相关眼疾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促使患者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逐年增加,从而推动了眼科医疗器械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
此外,随着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进口替代步伐正在加快。
二是区域集中度高。
随着眼科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我国已形成几个眼科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
华东、华南以及华北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且人才众多,我国眼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区,生产区域集中度较高。
就需求区域来说,受经济发展程度及人口分布、政策扶持的影响,我国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华北、华中以及华南地区,因此我国眼科医疗器械的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区。
三是市场集中度低。
随着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眼科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除了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外,社区医院、市县级医院甚至眼镜店都存在眼科医疗器械采购及更新换代需求,这使得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内的竞争者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企业普遍只是在某一细分领域内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无全行业、全产品覆盖能力,市场集中度不高。
市场规模
2015~2017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眼科患病人数的增加,眼科相关医疗机构对眼科医疗器械的需求持续增加。
2017年我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190.4亿元,同比增长19.4%。
2015~2017年,我国人工晶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长率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
2015年,人工晶体市场规模为21.24亿元,同比增长18.7%;
2017年,人工晶体市场规模为33.12亿元,同比增长26.2%。
2015年,角膜接触镜市场规模为28.38亿元,同比增长16.7%;
2017年,角膜接触镜市场规模扩大至41.20亿元,增长率为22.1%。
从细分产品市场份额看,2017年,我国角膜接触镜占据眼科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的比重为21.6%,人工晶体市场规模占比为17.4%,其他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比为61.0%。
2017年,我国眼科医疗器械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较高的是诺华(7.2%)、博士伦(6.8%)、强生(5.9%);其次是雅培、拓普康、海昌、高视远望、六六视觉、卫康、欧普康视等。
2014~2017年,随着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的不断发展,进口规模和出口规模都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但由于本土企业技术水平有限,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因此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规模。
2017年,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进口额为75.6亿元,出口额为31.8亿元。
从区域市场份额看,大部分眼科医疗器械产品价格昂贵,产品需求与各区域经济发达状况以及眼病医疗卫生水平和眼病患者数量呈正相关。
我国眼科医疗器械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
2017年,华东地区眼科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规模占比为26.8%,华北地区为21.3%,华南地区为18.1%。
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推出医疗器械专项扶持规划,鼓励医疗器械企业创新。
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作为扶持重点,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促使国产眼科医疗器械企业技术不断创新,以取得较难替代的竞争优势。
而且一些国外医疗器械公司通过OEM或ODM等方式将生产、研发基地转移到国内。
国产眼科医疗器械与国外企业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进口替代有望加速。
预计2021年,我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375.4亿元。
市场需求方面,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患有眼部疾病的人数较多。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光电子产品使用量的增长和使用时间的增加,眼部疾病患者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由此来看,在市场需求条件上,我国眼科医疗器械未来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供需平衡方面,医疗器械行业具有特有的以销定产、适量备货的经营模式,因此,2014~2017年,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基本保持平衡,二者同步增长。
2017年,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的供给规模增加至192.9亿元,需求规模增加至190.4亿元。
国家政策方面,与国外眼科医疗器械产品相比,国内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有利于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和患者的就医成本。
但在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品在口碑及质量上存在较大的竞争劣势。
为此,国家针对医疗器械行业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在企业创新和高端产品国产化两方面对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提供支持,促进国产眼科医疗器械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技术方面,眼科医疗器械大部分产品属于精密仪器,对其精确度等要求很高。
未来国内的眼科医疗器械产品将进一步朝着光学、机械、电子三者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使眼科检查更为精确、方便、实用、易于诊断;各种仪器的功能也日趋齐全、完善。
例如,眼底照相机的科技创新方向将朝着成像层次与深度上分层与复合相结合以及成像角度向广角、超广角的方向发展;眼底荧光造影仪将朝着可动态观察了解眼底血管微结构微循环的变化,提前预测病变情况的方向发展。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