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5万亿元。展望下半年,有观点认为,全年减税降费总规模可能将超过早前预计的2.5万亿元,市场主体也将因此获得更多政策红利。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冲企业经营困难是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了阶段性减税降费的“大数”以及“明细”。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这15045亿元由两大块构成——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占到8941亿元,去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则占到6104亿元。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税专家葛玉御解读,翘尾减税降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去年4月1日开始的增值税减税政策,比如制造业等行业税率从16%降低到13%,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从10%降低到9%;二是去年5月1日开始的降低社保政策,主要是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低到16%。这些政策都属于制度性减税降费。”
如果从税费结构的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新增减税5414亿元;另一部分是新增社保降费9631亿元,其中,由于全国已有18个省份和3个计划单列市的企业社保费和医保费由税务部门征收,所以由税务部门组织落实的降费达到5129亿元,超过一半。
葛玉御认为,可以看到,在今年上半年的减税降费中,社保降费占到六成,是大头。免征所有中小微企业2-12月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的企业缴费等一系列社保减免政策,在今年受到重点关注。
葛玉御说:“如果你免增值税,企业会说我没有销售收入拿什么免呢?但是企业只要经营,就要养员工交社保,这是实实在在的成本。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政府支持企业的决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说,需要看到的是,今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冲击,这是和去年不一样的背景。“疫情冲击使得企业的现金流大幅减少,经营规模有所收缩,这个时候减税降费的力度增强,是为了帮助市场主体实现恢复性的增长,尽可能地对冲疫情的影响。”
为了让企业扛过去、跑起来,除了国家层面减税降费的“规定动作”,事实上,不少地方还有“自选动作”。像是深圳推出了“惠企16条”,当中包括:
在一定条件下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返还城镇污水处理费等。来自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等多方面的数据显示,这些“自选动作”已在今年上半年为企业减负超过230亿元,为企业送去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特殊之年的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按照此前目标,今年全年预计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白景明认为,从目前来看,半年度新增减税降费就已超过1.5万亿元,相当于2.5万亿元的六成。随着经济复苏加快,今年减税降费的最终规模很可能会超出预期。“减税降费规模的大小和经济增长率是成正比的。从学界观点看,下半年中国经济会回到正增长的轨道上来,那么减税降费的规模会超过上半年,全年总规模很可能会超出预期。”白景明说。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