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3485认证标准是以医疗器械法规为主线,强调实施医疗器械法规的重要性,是医疗器械符合多数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的重要基础。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依此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来自测量和监视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 职责和权限

3.1 质量管理部:

a) 负责数据分析方法的确定和推广工作。

b) 负责公司各相关部门数据分析方法应用效果的检查和评定工作。

3.2 各部门

a) 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分析、传递和处置。

b) 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 程序

4.

1.适用数据的确定

作为数据分析,适用的数据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a) 顾客满意(或顾客反馈信息,仅限于医疗器械产品);

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 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 供方。

4.

2.数据收集

4.2.

1.市场部收集顾客满意程度(或公司是否满足顾客要求,仅限于医疗器械产品)等方面数据。

4.2.

2.品质管理科收集与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有关的监视和测量数据。

4.2.

3.生产管理中心收集生产统计数据、采购、外协加工供方数据。

4.2.

4.营运部收集人力资源、设施管理及工作环境方面数据。

4.2.

5.各相关部门应规定本部门具体数据的收集方法,并落实专人负责。

4.

3.数据分析

4.3.

1.数据分析由各部门的信息相关人员负责实施。

4.3.

2.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

4.3.

3.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定量、定性两种。定性方法主要用报告或评审记录等方式提供;定量方法则采用统计技术实现。

4.3.

4.各部门应具体规定本部门所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的间隔,并按期进行以获得实施质量改进的信息。

4.3.

5.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等。

4.

4.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4.4.

1.排列图通过排列对比,列出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及其主次关系,以便抓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和解决由主要原因所产生的问题。

4.4.

2.因果图法用于分析结果或问题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问题的根源症状,解决问题。

4.4.

3.直方图用于分析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4.4.

4.控制图用于在大批量生产时对反映质量波动的数据进行趋势性预测,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

4.5 数据分析的应用

a) 公司及部门质量目标的实施状况的测定和评价。

b) 产品质量目标的实施状况的测定和评价。

c) 顾客满意程度(或测评公司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

d) 供方评价。

e) 人力资源的需求。

4.6 数据分析的应用管理

4.6.1 数据分析方法的使用由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4.6.2 质量管理部对使用数据分析的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数据分析技术的正确使用。

4.6.3 各部门负责对数据分析所发现问题实施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6.4 质量管理部负责有关部门数据分析的应用效果的评估。

4.6.5 数据分析的各使用部门将数据分析的应用情况做好记录,并按期反馈到质量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