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制定合适的企业自身信用政策,努力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那么如何预防这些问题呢?

1、防止应收账款长期流失:

企业赊销商品产生的应收账款本应及时收回。而销售企业的配送人员和会计人员为了长期占有应付货款,为了向购货单位谋取利益,合谋长期拖欠货款和运杂费,造成企业的销售应收账款长期流失。

例如,某企业销售人员知道某采购单位拟采购100万元化肥,但由于资金一时无法筹措,付款时间需要延迟。销售人员与会计人员合谋后,决定向买方索要5万元使用费并延期催收,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流失,5万元落入私人腰包。

2.防止人为调整应收账款,控制企业利润;

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损失的企业,应根据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乘以一定比例,并与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相比较,计提坏账损失准备。有的企业采取在不改变应收账款余额的情况下,人为提高或降低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方法,通过增加或减少坏账准备的计提来调整当期利润。

为了调整损益,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企业会夸大或缩小其管理费用。除了提高或降低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外,他们还使用增加或减少应收账款金额的方法,或多或少地提到坏账准备。

比如,某企业当年效益很好,但企业领导为了给任务定阶段,人为虚增年度应收账款余额,多提取坏账准备,多计算管理费用;降低今年的利润。相反,一些企业领导为了增加官员的级别和职级,夸大、虚减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少提坏账准备,少算管理费用,增加本年利润。

3、为防止应收账款的使用,设立小金库: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之间可以相互拆借资金,但有些企业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将利息收入转入“小金库”,称为企业间拆借资金。

企业将收回的还款直接借给其他单位的,将利息收入转入“小金库”。企业收到其他单位的欠款,不汇银行日记账,同时开具同等金额的转账支票,有偿借给另一个单位。银行日记账不计入已付银行存款,两项业务合并记为:

借:应收账款-B

贷:应收账款-A

利息收上来后,收入不入账,转入“小金库”。

4、防止虚假应收账款,虚增销售收入:

企业为了反映经营业绩,或者完成合同任务,会利用年终结账,人为虚列销售收入,挂往来帐,虚增利润。等到明年年初,再用红字冲这个虚的往来账户。例如,审计师在审阅某企业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时,发现该企业12月份的毛利率比其他月份高出数倍。通过详细检查,发现该企业某项销售收入未结转至成本,且未在本单位函询到应收账款对应的账户名称。询问财务人员后得知,是企业领导为了完成承包任务,年终虚增收入。

5.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不真实:

在现金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