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创业。在初创期,新企业通常没有收入,因此在报税时往往选择进行“零申报”。但大多数初创公司对“零申报”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无意中导致申报异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严重违反了税法的相关规定。

那么,我们在报税的时候,有哪些关于“零申报”的错误呢?让邦奇财税边肖带你去看一看。

1.一般纳税人企业未取得任何销售收入,但本月有进项税。如果按照“零申报”申报缴纳税款,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可能会导致逾期抵扣而不能抵扣的现象,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2.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月销售收入未达到3万元的,可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进行“零申报”。按照有关规定,如实申报税款,正确填写申报表中有关免税的信息。

3.企业符合税法规定的相关减免税条件,并已在税务局办理增值税减免税备案。企业收入很少,或者收入已经减少,并不代表可以进行“零申报”。而是要如实向税务局申报相关数据,比如说,等待减少的数据。

4.企业代开发票,已经交税了,还是不能简单的进行零申报。它应该正确地反映在申报表中。

5.企业申报未开票收入也是必须的,更不可能进行零申报。如果零申报执行错误,不仅要缴纳当期税款,还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属于严重违规行为。

6.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企业亏损额可以结转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如果你做了零申报,那么下一年的利润就弥补不了上一年的亏损。这不仅会导致企业的损失,还会违反税法。

7.企业在筹建期间可以申请零申报。但如果企业有增值税进项发票,且当期已认证,则不能进行零申报。需要按规定填写当期进项税额。

找国企提醒,税收无小事,纳税需谨慎。想要更专业、高效、正确的报税,最好寻求专业会计团队的帮助,严格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记账和报税,正确享受国家相对优惠的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