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与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备受各界关注。
2022全国两会期间,随着“国家账本”再次徐徐翻开,今年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总要求,以“加大对冲、提升效能”为着力点,以“托住宏观经济大盘”为落脚点的财政政策安排得以明确。
多位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我国财政政策提升效能,稳定了宏观经济大盘。今年的政策安排兼顾力度与节奏、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财税政策将通过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有机结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财税政策持续发力 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在四川盆地西南部,随着“中国绿色硅谷”的建设号角吹响,古老的乐山城正焕发新模样。
2021年12月,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成(都)乐(山)眉(山)晶硅光伏产业一体化发展,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
为此,当地税务部门出台“支持中国绿色硅谷发展十二条措施”,为“绿色硅谷”发展企服快车。政策扶持下,优势产业资源与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表示,一系列政策出台得很及时,长远来看可激励企业绿色转型,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绿色硅谷”的发展,成为见证我国财税政策持续发力、助力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缩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在过去一年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2021年,我国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范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直达资金重点支持帮扶企业保市场主体、保障居民就业和基本民生等,为地方政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
与此同时,我国持续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李旭红指出,地方政府专项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服快车面,通过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拉动资本投资意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企服快车面,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扩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新增隐性债务的动机,有助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我国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
回顾2021年,“减税降费+缓税缓费”成为我国涉税政策的一大亮点。围绕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活力,受益于两度“升级”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提前享受减免税额3333亿元。
“2021年,预计公司总部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费优惠将超过15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税收优惠政策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 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与此同时,多项财政工作安排得以明确。其中,特别提到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过调整赤字率和赤字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财政政策的力度。
赤字率下调,财政支出能否得到保障?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这是在2020年3.6%、2021年3.2%之后确定的水平,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今年的赤字率比去年预算下降0.4个百分点,资金规模减少2000亿元。但通过跨年度调节,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就达1.267万亿元。这个资金量,相当于提高赤字率一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强度是有保障的。
李旭红则表示,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的同时,今年中国还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与去年持平。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不仅有助于满足地方融资需求,保障重点项目、重大任务的完成,还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拉动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在财政部部长刘昆看来,财政政策是否提升了效能,要看是不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决策部署,是不是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是不是让老百姓更多受益。
“我们将精准研究每一项财政政策,精心安排每一笔财政资金,早出台政策,早下拨资金,早落地见效。
同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保持必要力度,支持经济恢复发展;又预留政策空间,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刘昆说。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将实施 大规模减税增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张连起表示,今年的减税降费呈现出四方面特点:
一是减税降费规模是历史上最高,达到2.5万亿元;二是支持方向聚焦在制造业、小微企业等6个行业进行退税减税,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惠;三是减税降费主要措施是增值税留抵退税,即提前退还企业尚未抵扣的税款,同时延续实施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四是帮助地方缓解减收压力,通过政府转移支付,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效。
业内分析认为,约2.5万亿元的退税减税规模将达历史上最高,给广大市场主体再度注入一针“强心剂”。
“我在大会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当听到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沙河市栾卸村党总支书记李长庚表示,近年来,涉农税费优惠政策给力,税务部门让各项惠农税费政策落地落实,为全面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赋能。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辽源分公司高级技师丁照民表示,企业所得税的再次减半征收、留抵退税力度大持续加大,为创新方面最为活跃的制造业搭建升级转型的坚实梯子。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红利不仅仅是减轻税费负担,还能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助力企业焕发新生机。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财税政策要发挥宏观调节作用,助力经济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有进。一是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正确认识我国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紧密联系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情况,在“稳”的总基调下积极发挥调节作用;二是精准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更加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的效果,提高政策和资金的精准性、有效性。
来源:人民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