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但其实无论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都得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如看规模看行业等等。如果选错也没关系,有机会可以进行转登记,但是如果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前后如何衔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吧!

一、怎么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

1、看规模

如果公司投资规模大,年销售收入很快就会超过500万元,建议直接申请注册为一般纳税人。如果估计公司月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还能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

2、看买方

如果你的购买方预计未来主要是大客户,那么他们基本上是不会接受增值税普通发票,这样的话,建议直接注册申请一般纳税人。反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3、看抵扣

如果你的公司成本费用构成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占比高,进项税额抵扣充分,通过测算估计增值税税负低于3% ,建议选择注册申请一般纳税人。反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4、看行业

如果是13%税率的行业,且为轻资产行业。这类行业一般增值税税负较高,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否则选择一般纳税人。

5、看优惠

看你所在行业能否销售增值税优惠政策。比如软件企业增值税超税负返还等增值税优惠政策,如果能享受,建议选择一般纳税人,反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二、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前后如何衔接

转登记纳税人自转登记日的下期起,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转登记日当期仍然需要按照一般纳税人的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小贴士:

1、转登记纳税人尚未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转登记日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核算。

2、转登记纳税人在一般纳税人期间销售或者购进的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自转登记日的下期起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的,调整转登记日当期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一)调整后的应纳税额小于转登记日当期申报的应纳税额形成的多缴税款,从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当期的应纳税额中抵减;不足抵减的,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二)调整后的应纳税额大于转登记日当期申报的应纳税额形成的少缴税款,从“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中抵减;抵减后仍有余额的,计入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当期的应纳税额一并申报缴纳。

转登记纳税人因税务稽查、补充申报等原因,需要对一般纳税人期间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进行调整的,按照上述规定处理。

转登记纳税人应准确核算“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的变动情况。

三、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办理须知

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一般纳税人转为小规模纳税人登记表》,并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已实行实名办税的纳税人,无需提供税务登记证件。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纳税人填报内容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信息一致的,主管税务机关当场办理。

(二)纳税人填报内容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信息不一致,或者不符合填列要求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场告知纳税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无论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弊端,创业者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并用心经营,按时记账报税,避免出现工商异常和税务异常,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及时咨询创业e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