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案例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商标战略关系到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根本决策,是企业商标经营的纲领,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一般而言,在企业发展初期,只有很少的几个产品商标,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了拓展市场、增加利润,就会不断的开发新商标或延伸到新的领域,商标就会越来越多,如何规划商标战略,就成了重要的课题.宝洁和联合利华商标战略实施最成功的企业典范,能够成功创建那么多商标并管理的井然有序,它们的商标战略成为了学界和业界研究的重要案例.所以,成功实施商标组合战略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发挥协同效应.合理的商标组合战略就是将各商标按照某种结构一一安置,规定好商标角色和商标范围,各商标之间占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协同作战,从而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如今的市场,靠一个商标打天下越来越困难,成功的企业多数都是商标兵团作战.从汽车行业的商标最能体现商标协同效应的这一功能,其基本上都是针对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汽车商标,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例如,大众汽车公司,凭借辉腾、途锐、帕萨特、迈腾、速腾、途观、高尔夫、宝来、桑塔纳、捷达等多个商标协同作战,各商标占据一个市场细分点,同时又协同作战.
其次是资源有效配置.良好的商标组合战略管理可以让企业明确各商标的地位,把有限的资源花在"刀刃"上,有针对性的"厚此薄彼".因为不是所有的商标对企业的业绩贡献都是一致的,一些商标不但没有对企业产生贡献,甚至可能蚕食了其他商标的利润,所以,在企业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不应该对所有的商标一视同仁.例如,1999年前有1600多个商标,大大分散了销售渠道和投资资源,其当时联合注意尼奥?斐杰德(Niall Fitzgerald)就大刀阔斧开展了商标的"瘦身运动",决定砍掉多余的商标,集中60亿美元的广告和市场推广费用,全力打造400多个优势商标.再次是有效应对竞争.成功的商标组合战略不仅是对商标内部管理有效的措施,也是应该外部竞争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存在于各细分市场的商标既是企业盈利的保证.如果竞争商标产品价格、特色"长矛"直指企业的主力商标时,企业该如何反应?如果改变主力商标将可能使企业陷入不利的境地,这时,企业可以导入一个独立的低价商标进行反击,即使这个新导入的商标出现什么闪失,也对主商标影响不大.例如福满多的低价并没有对康师傅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竞争商标以产品特色来挑衅,企业可以引入新的商标、主副商标的方式来应对,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推出"好口味又低卡路里"的健怡可乐就有效地阻击了百事可乐和其他商标进入这一领域.
第四是指导战略发展.通过商标组合战略,可以解决企业战略发展的问题.因为通过商标组合战略,能清晰地描绘出公司现阶段所处的发展,未来发展的前景,或是维持现有的商标发展思路,或是针对性的调整,都能对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产生影响.比如要向高端或低端市场扩张,直接沿用原有商标不是明智之举,最好的办法是推出一个全新的商标,往低端市场扩张时可以把原商标当做担保者,往高端市场扩张时暂时不提及原有商标,因为这时原有商标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等到这全新的商标塑造成功为高端商标后,反过来对原有商标的形象是很大的提升.不管是向高端市场还是向低端市场扩展,都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步骤,无疑这种商标组合战略的实施都将影响企业战略的发展,例如,丰田LEXUS推向美国市场的商标战略就是很好的案例.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