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奇怪的是,有的企业两三年也遇不到一次税务稽查,有的企业一年却要被"宠幸"两三次,走到哪被税局盯到哪.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因为运气不好?代理记账专家小慧要说的是,税务稽查和运气无关,和账务处理"有染"!
金税三期系统上线以后,它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自动化税务监管能力,能帮助税务机关更高效地识别和查处纳税人的不合规行为,税务机关不会不明不白地来找企业,既然来了,肯定会发现点问题的.
下面来看几个案例:
1、税额不是你想抵扣就抵扣
某公司成立10周年,老板决定组织10名老员工旅游,入住酒店后,收到18000元酒店开具的"住宿费"增值税专用发票,会计拿到发票后,将这笔费用按照公司员工出差进行账务处理,认证抵扣了1080元销项税.因该公司平日鲜少产生出差费用,突然在本月产生了一大笔出差住宿费用,而且住宿地点为同一地点,酒店也并非一般的出差员工会选择的入住酒店,而是景区周边的度假酒店,所以很快被税局预警通知实地核查,税务机关人员调查发现出差的10名员工分属不同部门,且无法说明出差的事由和对方关联企业,最后老板和会计不得不承认该笔费用为旅游产生,补缴相关税款和罚款.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用于集体福利发生的住宿费不能进项税额抵扣.
2、一两米下锅煮不出三斤饭
某一般纳税人酒店共有100个标准间,月营业收入1000万元,其中餐饮费收入100万元,住宿费收入900万元,酒店财务人员每月均依法进行纳税申报,却仍被税局稽查.因为100个标准间即使每晚按照1000元收取住宿费,每月30天每天都满客的情况下,住宿费收入也只有300万元,与900万元严重不符.经税务部门分析,该酒店存在把餐费开具成住宿费项目的"变名虚开"的违法情况.
3、浑水摸鱼不成反被抽丝剥茧
某工厂生产多种不同样式、款式的针织品,原材料进货的渠道众多,且每种成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的配比不同,外人难以从进购原材料的多少来判断成品数量.企业厂房较大,工人人数近200人,但每月营业额却明显偏低,税局实地考察后也未从账面上发现异常,老板面对税务人员谈话,动辄诉苦现在生意难做,靠强撑维持,而工人却觉得工厂效益很好,有时甚至需要加班赶工.后税务人员在厂房中发现该工厂使用同一种纸箱封装成品,每种成品的体积相似,一个纸箱可装载的成品数量趋近相等.遂要求立刻盘查纸箱的进购数量和库存数量,从中推测出企业的实际销售产品数量,发现实际销售产品数量远远高于账面几倍,涉嫌偷税漏税,老板再无辩解余地.
以上三个案例都可以看出,整个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可谓是环环相扣,所有不合乎常理的账务处理方式,都会成为税务稽查的突破口.作为企业负责人,在进行账务处理时,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以为账面平了,税金交了就一切ok.纳税人应在企业现有条件下提高重视,在内部进行自查,及时理清风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 2017企业还有哪些最常见的税务稽查风险点呢?
1)是否存在虚列人员工资薪金所得情况
工资薪金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当企业雇员的工资薪金收入额较大时,将适用较高的税率,企业在扣缴时,可能会将收入拆分以适用较低的税率.另企服快车面,企业所得税中,职工薪酬可做税前扣除,企业可能存在虚造员工名册、假发工资的行为.
常见的虚列工资两个行为:
1、为收入较高的雇员分摊收入
2、虚造员工名册、假发工资,达到增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目的
2)是否存在异常零申报情况
金三大数据在分析工资薪金扣缴时,发现存在大量的零税额申报的扣缴义务人,其中可能存在异常的零申报情况.如:
1、已离职人员未及时更改人员,直接零申报.
2、企业为了帮员工少缴税直接虚列工资为0或3500以下.
3) 是否有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实际按其他的税目申报纳税
工资薪金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当企业雇员的工资薪金收入额较大时,将适用较高的税率.股息红利所得、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劳务报酬单次收入超过2万的需要加成征收).但部分企业在扣缴申报时,却存在所得项目申报不实的情况.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