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挂着,只要有空,就要刷刷屏,这是中国绝大部分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是谁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但偏偏有人不信这个邪,非要挑战这个基本常识.
最近,冒出来一个大新闻,让人观感十分不适.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第1663期商标公告,初步审定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申请的第13812101号商标"微信用"核准注册. 该商标被核定使用在第41类电视文娱节目、出版等服务上.这是什么操作和套路? 与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要将其彻底撇清关系,做到泾渭分明,那是有点儿勉为其难,说不过去的.
从2011年1月21推出到现在,已经成为拥有十亿用户、中国最大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没有之一,的音视频图片文字即时通讯、精彩内容朋友圈分享、支付转账等功能,让我们感觉数字生活如此精彩,随手沟通如此便利.对,对马化腾和张小龙,都有一种感恩心态!虽然阿里巴巴抢注的用商标,与有细微区别,在使用上或许刻意避开了法律纠纷,但确实过不了用户心理这道坎,更不用说拥有者的腾讯了.
阿里巴巴和腾讯,一个以电商为主,一个以社交游戏为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井水不犯河水;可随着互联网和企业本身的飞速发展,两者业务交集越来越重叠,也跨过楚河汉界,成了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双方半斤八两,在诸多领域斗得不可开交.阿里巴巴这种注册商标方式,不得不让人产生丰富联想,也让人大跌眼镜,感觉相当不适应.
有了,在从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腾讯是成功的,也占尽先机.阿里巴巴似乎慢了半拍,主要业务板块的电商被拼多多抢了风头,支付也企服快车后来居上之势——腾讯正是拼多多主要股东之一.
如果顺利拿下用商标,对于阿里巴巴打击腾讯,似乎占据了一个制高点.但并不这样认为.现实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抢了用商标,阿里巴巴是多了一个法律上的制高点,但同时失去了一个道德上的制高点,给人一种为了打击对手,有点儿不择手段的味道,真正印证了那句不太好听的俗语:无商不奸!难道真的无商不奸,即使阿里巴巴这样的伟大企业?
不知道刚登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之位,正踌躇满志的张勇是否权衡过:抢占一个法律制高点与失去一个道德制高点,孰轻孰重?
也许商人的判断与书生意气的文人的判断完全不是一个标准,但宁愿阿里巴巴坚守后者,而不是前者,这关系到企业运营的是非问题.难道在今年教师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下,继任者张勇上,阿里巴巴就画风突变了?
事实并非如此.阿里巴巴抢注包含"微信用"字样的商标由来已久,忠诚的张勇沿袭了前辈马云的思路,打击腾讯之心,阿里巴巴一直没有放弃过,尤其是对逐渐替代的.
据中国企服快车查询显示,2013年12月26日阿里巴巴曾在一天之内申请了7件"微信用"的商标注册,服务类别涵盖金融服务、文具家具、计算机终端通讯、娱乐出版等方面,但均被驳回.
当然,估计腾讯不会坐以待毙,也会依葫芦画瓢,整出一个"淘宝用","阿里用"之类的商标注册来,将两个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争斗推向戏剧化的新高潮.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