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财务经理,估计坏账准备一般不会找销售人员,主要都是按账龄,合同期内不提,超过账期一年以内多少,一到两年多少,两年以上,三年以上多少,以此类推.
看起来简单粗暴,有点不切合实际,但大家都这么干.因为标准一定要统一,不能搞个性化.没有标准就有操纵的空间,上级主管也不允许.
更不要说找销售人员商量,越商量越乱,销售人员会给你找各种理由,如果涉及考核,那一分不提最好了.
当然,个别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准则也是允许的,但这招要慎用.如果单笔坏账金额比较大,又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自己的判断,可以采取个别计提.
比如应收某公司1000万的货款,虽然还在账期内,但收到消息这家公司老板跑路了,公司资产也被查封了,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这笔款收回的可能性很小,这时就可以用个别计提,全额提坏账也行.
假如还有一笔500万的应收款,逾期已经三年,按规定要全额计提坏账了,但最近和这家公司签订了一个债务重组协议,对方同意分三年还款,还提供了房产抵押,那就可以考虑少提一些坏账准备.
但这都仅限于财务人员内部掌握(只在提供资料时可以找业务人员配合),最好不要找其他部门商量,否则后患无穷.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