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持续优化完善,鼓励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覆盖企业全周期科技创新。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鼓励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减免金额年均增长28.5%,5年累计减税2.54万亿元。

具体来看,税收政策如何支持企业全周期科技创新?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四五”时期该如何更好发挥税收政策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税收优惠覆盖企业整个创新周期,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企业如同一棵树,有不同的生长阶段。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分步骤、成体系地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从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这些政策迅速落地,培育了创新动能,激发了创新活力,有力服务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税收支持呵护“初创期”创新企业成活成长。

企业初创期除了能享受普惠式的税收优惠,重点行业的小微企业购置固定资产,重点群体创业或者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还能享受专门的税收优惠。

同时,国家还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和创投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其积极扶持初创企业成长,对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等给予税收优惠,帮助初创小微企业吸纳资金等。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小微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政策累计为2996万户次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超过6910亿元,覆盖九成以上小微企业,为包括科技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加快成长提供有益助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进一步增大了优惠力度。

——税收支持帮助“成长期”创新企业枝繁叶茂。

为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税收环境,“十三五”期间,我国逐步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优化,推出大幅放宽研发活动和研发费用范围、分两步将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升至75%、允许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

数据显示,全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户数由2015年的5.3万户提升至2019年的33.9万户,5年间扩大了5.4倍;减免税额由726亿元提升至3552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3600亿元。

除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外,我国还不断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的范围扩大到全部制造业领域,对企业新购进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此外,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支持政策,激励更多人才引进来、留下来。

比如,由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组织颁发的科技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非营利性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给予科研人员的现金奖励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等。

——税收支持助力“成熟期”创新企业开花结果。

为帮助科技创新企业抢占科技制高点,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不断拓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

税收大数据看出政策成效,科技创新助力新动能加快发展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一系列数据也印证了企业的感受。

“十三五”期间,在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多项政策助力下,我国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有力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蓬勃发展,驱动了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税收大数据分析显示,2016年至2020年,数字经济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及其服务业等7类行业快速成长,税收年均增长7.2%,快于全国总体水平3个百分点。

特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长12.1%,快于全国总体水平7.9个百分点。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0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7%,快于全国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显示出了强劲的抗风险能力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将继续引领经济恢复,继续带动产业升级转型。”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副司长赵连伟表示。

新动能加快发展的同时,企业的创新发展动力也不断增强。

“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7.9万户增至22.5万户,5年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30%。”赵连伟介绍,税务总局会同工信部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统计表明,2020年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14.9%,高出其他高技术制造企业6.9个百分点,也比其自身2019年水平提升了1.3个百分点,显示出较高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的同时,持续改进办税缴费服务,强化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激励企业在创新路上轻装前行,助力“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