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注销的意思是公司破产,被其它公司收购、或者由于些业务经营方式不规范被等依法责令关闭。那么,公司被注销了还可以起诉吗?对此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公司被注销了还可以起诉吗?

公司被注销了一般是可以起诉了。公司注销后,该主体已经消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需要有明确的被告,已经注销的公司不符合条件,无法起诉该公司。若该公司股东存在出资不足或者注销后有公司财产剩余的,可以起诉该公司的股东。

二、公司注销需要办什么手续

公司注销需要办如下手续:

1.公司清算组织负责人、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

2.成立清算组并展开清算工作,清算解除后股东会或者有关机关确认清算报告。

3.到社保局核查是否有未缴清社保费用,然后注销公司社保账号。

4.到税务局核查是否有未缴清税款或费用,然后注销公司的国、地税。

5.公司需自行登报公示,宣告公司即将注销。

6.到工商局办理公司注销备案,注销营业执照。

7.到开户行注销公司开户许可证和银行基本户等其他账户。

8.到质监局注销公司的许可证例如生产许可证。

9.到公安机关注销公司印章的法律效应(印章本身可不上交)。

三、公司被注销了起诉谁?

公司被注销了的起诉主体如下:

1、被注销登记的企业为债权人的,如有权利义务承受人,可应其申请直接变更其为诉讼主体;

2、清算主体或第三人承诺对遗留的债权债务由其负责的,债权人可以做出承诺的人为被告;

3、企业未经清算即被注销登记,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的注销登记中承诺偿债,债权人既可以择一而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