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
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
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
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针对严峻挑战和疫后经济恢复特点,我们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准施策,把握宏观调控时、度、效,加强逆周期调节,不搞“大水漫灌”和短期强刺激,更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用力,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
围绕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及时推出一批新政策,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贷款大幅增长。
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政策,大宗消费稳步回升,生活服务消费加快恢复。
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制定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
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推动降低房贷成本,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
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方案,分类处置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出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方案,清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
分别推出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政策,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加强违规收费整治。
深化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领域改革。
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完善吸引外资政策,拓展制度型开放。
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较快增长。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政策工具组合。
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
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加上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现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要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
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适当向困难地区倾斜,省级政府要推动财力下沉,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严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
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提出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
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先行区。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
深化电力、油气、铁路和综合运输体系等改革,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
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
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
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
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
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