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进一步认清时代发展方向,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
一、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简介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申请认证的企业按照GB/T23331-2020 /ISO50001:2018标准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至少有效运行6个月,由国家认监委批准设立的认证机构对其能源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情况、能源管理绩效进行现场审核,经综合评价后,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认证证书的过程。认证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1、GB/T23331-2020 / ISO50001:20182、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要求
3、企业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认证方式:认证审核+证后监督
认证实施:第三方认证机构
认证周期:三年一个周期
认证结论:能源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B/T23331-2020 /ISO50001:2018要求
企业能源绩效: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二、能源管理体系适用于哪些企业
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组织的能耗设备、设施和系统用能方式特点的共性,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按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两个方面划分为15个业务范围:
1.能源供给共5个业务范围
煤炭,油、气,电力,热力,其他(地热、分布式能源、余热等)
2.能源需求共10个业务范围
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筑材料,纺织,造纸,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及服务,其它。
三、能源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好处
1、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2、有助于企业控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进而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3、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如在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时保持竞争力;
4、有利于企业获得国家的相关政策奖励!
四、办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需要什么资料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申请清单(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体系运行时间超过6个月。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适用时);
3、生产许可证和其他行政许可证明复印件、资质证明等复印件(适用时);
4、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清单;
5、能源体系专用资料:
1)年综合能耗(tce);
2)体系覆盖的有效人员数量;
3)是否属于国家/地区的重点的用能单位;
4)是否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工艺;
5)能源种类个数;
6)主要能源使用个数;
7)能耗限额标准;
8)用能设备类别数;
9)认证范围内各种产品的预计年产量(单位:万吨);
10)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及边界。
6、其他相关申请资料等。
五、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办理的流程
1、领导决策与准备
2、范围界定
3、初始能源评价
4、体系策划
5、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6、体系运行
7、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六、管理评审包括哪些方面
1、能源方针的适宜性;
2、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3、能源消耗情况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
4、内审结果;
5、针对客观情况的变化,需要改进的方面,如能源基准和标杆是否要调整;
6、职责划分的合理性和资源配置的充分性;
7、体系新的发展动向。
评审结论应形成文件,实施必要的沟通和后续改进活动。
七、能源管理体系咨询需要多长时间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咨询工作从准备阶段开始,联系能源管理咨询公司到企业做调研、培训、咨询,要经过几个阶段:
1、 准备阶段
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企业生产、产品、服务等活动中的能源管理因素及可控能源因子,提出能源管理体系改进的重点工作,包括:过程、环节、技术。
2、 贯标培训;
3、 管理体系策划;
4、 管理体系文件化阶段;
5、 体系运行;
6、 体系认证;
总体来讲,能源管理周期要根据企业人数、耗能状况、用能设备等因素综合考量,一般周期3-10个月不等。
八、能源管理体系补贴政策
1、广东广州:首次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按实际委托费用的5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10万元。
2、上海: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12)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能源管理体系首次认证的企业,每家企业补贴10万元。
3、广东深圳: 对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并获得认证证书的企业,给予 10 万元奖励。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