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税的计税基础是公司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公司发生的附加税包括城市建设税、教育费和地方教育费。记录附加税的会计分录,借款:税金和附加,贷款:

应纳税—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缴教育费附加/应缴区域教育费附加。

附加税税率和会计处理。城市维护建设税率根据经营者所在地的不同增加了三个区域的比例税率,即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为7%;所在地为县、镇,税率为5%;不在城市、县、镇的,税率为1%。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区域教育附加费征收率为2%。

附加税的应纳税额=公司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可用税率(或征收率)。公司应根据计算附加税的结果进行会计处理。

附加税怎么做会计分录?

记提附加费时,借记“税及附加”学科,借记“应纳税”—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缴教育费附加/应缴区域教育费附加”学科。

实际缴纳时,借记应缴税款—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缴教育费附加学科/应缴区域教育费附加学科、贷记“存款”学科。

例如,A企业位于市区,A企业于2020年9月具体缴纳增值税60万元,实际缴纳消费税30万元。计算公司9月份应缴附加税(不考虑减免税因素)。

A企业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600000元) 3万元,*7%=63000元

甲方企业应缴教育费附加=(6万元) 3万元,*3%=27000元

甲方企业应缴地区教育费附加=(6万元) 3万元,*2%=18000元

甲方企业9月份应缴附加税=6.3万元 27000元 18000元=108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记住附加费, 借款:税金及附加 108000元

贷款:应纳税—城市维护建设费 63000元

贷款:应纳税—教育费附加 27000元

贷款:应纳税—附加区域教育费 18000元

实际缴纳时,借款:应缴税款—城市维护建设费 63000元

借款:应纳税—教育费附加 27000元

借款:应纳税—附加区域教育费 18000元

贷:存款 108000元

减少附加费时的会计处理。根据税法的要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应以公司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为基础,同时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享受免税或者减免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应当同时免税或者减免附加税。

此外,关于中小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规定,六税两费减半的税收优惠是指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区域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城市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一般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可以享受“六税两费”的减免政策。

企业在计算和缴纳附加税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增值税是免税的。众所周知,附加税是根据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计算的。如果增值税是免税的,公司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为零。这样,就没有必要提取附加税,也没有必要进行会计处理。

第二,如果增值税不是免税的。当增值税不享受免税政策时,公司应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附加税。对于已经计提的附加税减少业务,公司需要在“营业外收入”学科进行核算,即享受减少优惠待遇时,借记“应纳税额”—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缴教育费附加学科/应缴区域教育费附加学科,贷记“营业外收入”学科。

例如,B公司位于市区,为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2022年3月应税销售额为10万元。根据税法的要求,一般纳税人月应税销售额小于15万元的增值税免税,乙方不需要缴纳附加税,也不需要提及附加税。

总而言之,附加税包括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一般情况下,公司记提附加税的财务会计是由“税及附加税”科目和“应纳税”计算的—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缴教育费附加学科/应缴区域教育费附加学科核算;企业享受免税附加税的税收优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