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是税务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按照规定,当我们的工资收入超过3500时,我们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工资个人所得税?

工资是一种工资类型。工资是员工的工资。工资可分为基本工资、佣金和附加补贴。

薪水界定

工资是指顾主或法定用人公司按照法律规定、行业要求或者与员工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工资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计算,如时薪、月薪和年薪。在中国,由单位承担或支付给员工的以下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金;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的一次性赔偿费;

(5)计划生育费;

(6)其他费用不属于工资费。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法定金额的工资称为最低工资,还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在政治经济学中,资产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称为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或免税额)是指为完善税制,更好地改革税制而制定的税制改革。免征个人所得税5000元。

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月薪不超过5000元(含5000元)不需要纳税。这里提到的月薪是指扣除社会保障和公积金后的金额。

2、月薪超过3500元,可以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分七个环节纳税。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收入-5000)x税率-快速扣除。

3、比如A本月工资4500元,不超过5000元,不需要纳税。B本月工资6000元,应纳税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