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上收来80元一箱的杂牌蓝莓,贴上国外品牌商标,“摇身一变”就成了超百元一箱的热门抢手货。最近,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景某某等8人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一案宣判。8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八个月不等,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
图源:东方IC
景某某做水果生意,平时主要靠从本地水果批发市场收购,再贩卖给本地小摊贩或外地市场来赚取差价。2021年12月,景某某从闵行区某水果批发市场进了十几万元的杂牌蓝莓。
到货后,景某某粗粗算了下账,每箱进货价约80元。快到年底,景某某一心想多赚点钱过年,再加上听别人提起过“翻标”的事情,忍不住打起了小算盘。
景某某觉得,目前市场上某品牌蓝莓较为知名,定价相对较高。为牟取不法利益,景某某联系上了之前卖水果认识的唐某某,要求他帮自己代加工。“你把我这些收购来的这些蓝莓分一分,把坏的挑出去后,剩下的重新包装,贴上某品牌的商标,再装进品牌纸板箱里。”
二人商定后,唐某某在本市一冷库内,雇佣束某某、刘某、张某某等人,将杂牌蓝莓分拣后,按照每箱12盒,每盒125克的规格,装入贴有品牌蓝莓商标的包装盒,通过“翻包”的方式生产假冒品牌蓝莓。截至案发,景某某、唐某某等人非法经营数额达31万余元。
其间,唐某某还分别向被告人曹某某和黄某定制某品牌蓝莓商标标贴。曹某某在未取得商标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印制某品牌蓝莓商标标识9.6万枚,黄某则另行委托被告人韩某某,在未取得商标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印制商标标识10万枚,实际交付唐某某5万枚。
闵行区检察院认为,被告人景某某、唐某某、束某某、刘某、张某某将杂牌蓝莓通过“翻包”“换标”的方式,冒充品牌蓝莓对外销售,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曹某某、黄某、韩某某未经某品牌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擅自制造注册商标标识,并予以销售,涉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企服快车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