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根据相关规定,从事无人机经营性飞行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该合格证,并向民用航空管理部门申请取得。未取得运营合格证或违反要求实施飞行活动,将面临责令改正、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运营合格证。

无人机巡检专项企业服务能力等级资质证书:增强市场竞争力资质是专业能力的证明,助力企业赢得客户信任,提升中标率;规范行业服务标准推动企业提升技术、管理与服务水平,保障项目质量;助力政府项目参与成为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项目的必备条件,拓展业务渠道;提升企业公信力资质认证增强社会影响力,助力企业树立品牌效应。

企业使用巡检无人机通常有以下资质要求标准:

企业资质

法人资格:企业须是合法注册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应明确涵盖无人机巡检相关业务。

行业准入许可:开展经营性无人机巡检业务,需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企业要将用于巡检业务的无人机在民航局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登记信息系统” 中完成实名登记。若企业涉及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类经营活动,还需具备行业主管部门或经其授权机构认可的培训能力。

人员资质

无人机驾驶员资质:企业的无人机巡检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符合规定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执照类型和等级依据无人机类型、飞行作业场景以及空域管理要求而定。

技术与安全保障人员: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如电子、通信、机械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工程师,负责无人机及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与修复。

同时,要有安全管理人员,熟悉无人机飞行安全法规,能制定完善的飞行安全管理制度,对飞行全流程进行严格把控。

设备与技术能力

无人机设备性能:用于巡检的无人机应飞行稳定性好,能在复杂气象条件和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保持平稳飞行姿态;续航能力要能满足预定巡检航线需求;定位精度需达到厘米级;还应具备先进的避障功能。

巡检设备适配性:无人机搭载的巡检设备应与无人机性能匹配,满足专业巡检的精度、分辨率等要求,且能与无人机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与协同工作。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企业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巡检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解读和评估。

同时,应具备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数据档案。

安全与质量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涵盖飞行前、飞行中和飞行后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飞行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等。

质量控制体系:为保证无人机巡检服务质量,企业需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巡检方案的制定、巡检过程的执行到巡检报告的生成等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质量把控标准。

相关体系认证(可选):获得如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形象。

数据安全与保密(如有需要)

鉴于无人机巡检可能涉及敏感信息,企业需具备数据防泄密系统,具备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管理、文件记录、文件加密保护、程序管控等功能,确保巡检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一些涉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巡检项目中,数据安全与保密资质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