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科技类服务的公司,企业规模在1000万元,利润在300万元,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三名股东出资100万元,按照出资比例分配了股权,大股东占比34%,剩余两名股东各出资33万元,占比33%,前期大股东主要负责运营,两名股东兼职参与。
最近这两年三名股东逐步退出了公司运营,公司招募了一名总经理负责管理,但是现在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无法进一步突破业绩和区域布局,大家也出现了一定的决策僵局,想重新让大股东全职参与运营管理,但是显然均分的股权无法做大做强。
我们常说组织不分大小,老大只有一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均分股权影响决策,也影响引进投资人。
那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进行调整呢?
综合分享
我们整理了两种思路:一种长期做事业直接进行股权调整思路,主要涉及股权回购,确立核心大股的地位。
另一种思路是短期赚钱分步走股权调整思路,通过同股不同权的调整,利润分配方案调整,保证前期的控制权,一定程度上释放分红权。
具体的股权调整方案
1、长期做事业直接进行股权调整模式
大股东进行股权的调整,因为要掌握控制权,让大股东的股权比例至少要达到51%,需要回购两名股东的股权,共计约17%的股权。
当然如果能谈到回购33%的股权会更好,但这难度很大。
因此可以重点沟通回购17%的股权,接下来就谈回购价格了,可以考虑按照净利润的两倍进行回购,这样确定回购价格会比较容易接受,如果回购压力比较大的话,可以考虑分期支付转让款。
2、短期赚钱分步走股权调整模式
要做事就要有权利,因此要重点保证大股东的控制权,如果两名股东不愿意调整股权,需要考虑进行同股不同权的约定。
比如虽然大股东只有34%的股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的约定,大股东享有51%的表决权,剩余49%的表决权,两名股东均分,这样只要大股东联合其中一位股东,就可以达到67%以上的表决权,享有了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同时在利润分配方案中这样约定,存量利润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分配,增量利润中的50%由经营团队进行分配,大股东可以分配其中的一半,剩余的一半由团队成员分配,这样才能激励员工拼命奋斗,实现各方的共赢。
进一步增加股权对赌约定设计,如果公司的利润超过500万元,两名股东按照初始投入的估值转让给大股东10%的股权,如果公司利润超过800万元,两名股东按照初始投入的估值再转让给大股东7%的股权,这样大股东超过51%股权比例后,股权可不再调整。
总结
没有最好的股权分配模式,最糟糕的就是均分股权,如果均分了股权,不要不好意思,不要碍于情面,这就是公司创业遇到的一个大的门槛,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就需要调整股权,突破了就会再上一个台阶。
调整的思路为参照股权回购,增发股权,同股不同权,动态的利润分配方案等,这样才能实现彼此的共赢。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