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全球有关博物馆消防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譬如2018年巴西国家博物馆被熊熊大火毁于一旦,上千万的文化藏品从此消失殆尽,这对于巴西和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都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又如2019年,中国台湾的台北故宫博物馆由于机电走火也引发了一场火灾,虽并未导致馆内文化损坏,但也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博物馆消防安全体系的提升与构建问题刻不容缓。
一、关于我国博物馆消防安全工作的现状
从国内的文献资料和有关新闻报道来看,我国博物馆在消防安全上主要暴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没有建立责任到个人的消防责任制,虽然管理层三令五申强调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但在基层并未得到落实,且在消防岗位责任制中,存在许多明显的盲区,使得消防安全工作只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表面上,并没有及时传达到基层,而传达到基层的也没有完全得到落实。
博物馆中负责消防安全的工作人员部分没有持证上岗,对消防报警设备不熟悉,相关应急流程生疏,这也是导致博物馆在出现火灾时,事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而导致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
第三,消防管理制度并未落实。馆内虽然张贴了“禁止吸烟”“严禁明火”等标示,但监督检查不到位。
第四,硬件设施设备落后、欠缺。国内许多博物馆除了备有一些基础的灭火器等设施外,消防水源、自动报警等设施基本没有,具有重大的安全隐患,还有部分博物馆虽然设施设备完善,但是由于常年缺少维护、检修,使得这些设施设备逐渐老化、损坏,因而无法在需要时发挥真正的作用,形同摆设。
二、博物馆消防安全体系的提升构建措施
(一)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到个人
根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各级各岗逐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制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其内容要详细划分,如展厅、库房、办公区、活动区等,每个区域指定安全负责人,并签署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消防责任。
(二)完善消防安全体制的规章制度
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警方案,确保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有正确的处理步骤。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层需要定期考察,确保消防安全工作都得到落实,考察的内容需要兼顾多方面,如,有没有定期对负责区域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后有没有及时记录、上报、维修等,并与个人奖惩措施挂钩。
(三)完善馆内设施设备
消防设备能够起到预警、引导、控制、扑灭灾情等作用,如楼道的应急照明灯、安全疏散标示、烟感报警器、自动喷水装置等,这都是保障博物馆消防安全的基础设施。
(四)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消防演练
定期在馆内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每一年保证1~2次的消防演练,模拟火灾现场,便于工作人员将消防安全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证,熟练操作步骤。此外,还要注重对消防岗位的工作人员做好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
(五)加强消防监督检查
博物馆消防工作需要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公司负责,有的博物馆将消防工作与物业管理分享委托专业消防公司管理,有的是全部委托物业公司管理,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方式,博物馆管理部门要加强消防专业培训,负责消防工作的检查、监督。
(六)做好防范工作
第一,博物馆每天在开馆或闭馆时,严格检查馆内的安全情况,启动布防系统,如馆内布展工作施工,要执证上岗,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按照用火审批和用火规范执行。
第二,馆内的用电设备需要加强检查,做好用电容量控制、设备隔热、散热工作,保证通风,禁止私自使用大功率的设施设备。
第三,对进馆的参观人员,工作人员要做好安检工作,禁止参观人员携带明火、利器等物件入馆。
三、结语
博物馆关系到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文化历史资料,馆内的文化瑰宝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做好博物馆的消防安全工作就是守住文化历史的底线。博物馆出现消防安全问题,给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小觑的,这不仅是全人类对博物馆的基本认知和应尽的义务,更是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和职责,可以说,构建博物馆的消防安全体系,就是构建文物安全体系。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