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保险业保持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副主任刘忠瑞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资产和主要业务稳健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控,银行保险机构稳健性显著增强。
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86%,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190.3%,较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3.4万亿元,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资金支持,金融资源更多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分领域看,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保持在30%以上,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科学研究服务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9.3%、23.7%,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7万亿元,同比增速连续14个月保持在10%以上。
涉农贷款余额超过41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2.52万亿元。
保险业充分发挥风险保障作用。
上半年提供保险保障金额5276万亿元,同比增长31.6%,累计赔付支出7651亿元,同比增长21.3%。
近年来,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通过股票、股权、债权、基金等形式,为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多层次资金支持。
银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介绍,到今年5月末,保险资金通过投资企业债券、股票、基金、股权、资管产品等方式,直接投资制造业、能源、科技及相关基础设施领域4.35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9.07%。
当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4.51%,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6.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4%,均保持较高水平,银行保险机构稳健性显著增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银行业出台了一系列减费让利政策。
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143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
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两年平均增长21.7%。
银行业利润增速和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一降一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积极效果。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余额达12.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其中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70%。
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近5年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的整体不良率水平。
绿色信贷环境效益逐步显现。
银保监会政研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介绍,按照绿色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7亿吨。
同时,绿色保险保障功能不断提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覆盖重金属、石化、医疗废弃物等多个高环境风险行业。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