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宣布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公司达成合作,提供氢气净化提纯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日本G-TEKT将投入约3.76亿元,在广州新建生产纯电动汽车车身零部件的工厂;保时捷企服快车赛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成立……上半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外资领域亮点纷呈,为“十四五”良好开局迈出稳健步伐。
“十四五”时期利用外资将有哪些看点?近期印发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不仅明确了吸收外资的预期性指标,更提出一揽子重点举措。未来外资将不断提质量优结构,更好地融入国民经济循环。
吸收外资量质并重
——“十四五”时期,预计5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000亿美元,提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比
中国吸收外资势头怎么样?重点项目很有说服力。从广州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项目、重庆博世氢动力系统,到杭州赛默飞生物制药、上海乐高乐园……今年以来,一批标志性大项目纷纷落地。
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设和增资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602个,同比增长81.3%,比2019年同期增长76%。
与重大外资项目如火如荼的施工进展相呼应,今年以来,聚焦外资的各类投资促进活动也在各地火热展开,结出一批合作硕果。
从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二十七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20多场重大展会,到“进博会走进四川”“跨国公司西部行”等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各地举办各类招商活动900多场,新签约外资项目1400多个,签约金额1700多亿美元。
虽有疫情影响,但中国市场的巨大磁力仍在,各方聚集合力,当前吸收外资形势良好。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同比增长28.7%,比2019年同期增长27.1%。无论是以人民币计还是以美元计,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都是近10年来同期最高,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
近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实现重大突破。引资规模从2015年的1356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493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外资存量约2.8万亿美元。引资质量提高,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明显提升。
在这样的基础上,《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吸收外资的主要预期性指标:
5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000亿美元,到2025年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占比提升到30%。“这两个指标一个强调规模,一个强调质量。”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在去年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逆势上升,位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投资吸引力不断加大,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同时,近年来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引资增速远高于同期吸收外资整体增速,说明中国对高质量外资的引力也在不断增强。今后,中国吸收外资将更强调量质并重。
融入国民经济循环
——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支持外资企业设立全球和区域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不久前,欧莱雅集团位于上海的静华大厦办公室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欧莱雅北亚总部正式落户上海,同时欧莱雅在巴黎总部外的首个美妆科技中心也将落户于此。
“在华发展20余年,欧莱雅成为中国最大的化妆品集团,中国也是集团在全球最具战略性的市场之一,并有望成为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大市场。这为我们在中国运营设施的扩张以及北亚总部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说,在中国的总部能级提升,将为集团全球增长输送更多动能。
不仅仅是这一家外企的选择,近期,上海为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外资研发中心颁发认定证书,这当中有生物医药、高端智造和高端服务等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有行业领军企业,也有世界500强企业,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高频选择。截至6月底,跨国公司累计在沪设立地区总部802家,外资研发中心493家。
“在中国,为中国”,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既体现了外企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也是助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外资企业设立全球和区域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引导外资积极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强调,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引导外资更好融入国民经济循环。
白明认为,让外资更好融入国民经济循环,是要引导外资到最合适、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国际投资要素中有我们稀缺、欢迎的资源,比如绿色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正是当前发展的重点领域,外资企服快车可为。
“十四五”时期具体怎么做?外商投资准入领域将持续扩大,外商投资环境将不断优化。
率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工作,加快制度型开放;天津、上海、海南、重庆4省市被纳入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海南自贸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落地……今年以来,扩大开放动作不断。《规划》明确,将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在吸收外资方面,我们鼓励更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加强外资企业和外资项目的服务保障,让外资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健全“产业链图谱”
——230家国家级经开区要创新提升,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资力度,聚焦特色产业链“做文章”
吸引外资,还要有平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提升就被列入《规划》之中。
今年6月,国家级经开区实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大规模扩容,河北张家口经济开发区、江苏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等13家省级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截至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到230家。
“目前,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额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吸收外资的重要聚集地。通过开放创新,拓展利用外资方式,强化项目带动,加快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财务、结算等功能性机构,利于提升国家级经开区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2020年,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11.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611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比重为23.1%;进出口总额6.7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0.8%。
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重点举措中,《规划》明确提出,围绕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推广产业链“链长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资力度。指导各地聚焦重点领域,因地制宜健全“产业链图谱”,建设投资项目信息库,推动招商信息共享。
白明认为,各地推广产业链“链长制”,就是要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增强在国际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从国家级经开区的建设来看,我们有市场、资源和要素配置能力等基础,外资则可以提供技术、管理经验等优势,双方共同发挥作用,就可进一步形成合力,催生“化学反应”,更好实现双赢。
记者梳理发现,浙江、山东、江西等多个省份已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链长制”,尤其是一批国家级经开区聚焦园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链,统筹优质资源,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数字化水平,对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质量将是未来吸收外资的关键词。白明说,多年来,我国吸收外资从小到大,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未来还是以稳为主,重点看外资结构,看技术含量、绿色含量,看对中国经济、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力。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