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长期发挥着“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作用,但个别行业乱象扰乱了市场正常运转秩序。
市场监管总局、认监委于12月24日向社会发布认证检测市场专项整治的最新战果,曝光10起典型案例。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推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迈上中高端的重要工作。
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认证机构481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93.7万张、获证组织62.5万余家,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300亿元。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在一些领域也存在部分乱象,损害了行业信誉,妨碍了市场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的完善。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以来,将整治“认证检测乱象”作为加强市场监管的一项重点任务,联合认监委重拳直击行业突出问题,于2018年9月下发《关于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集中开展“认证检测乱象”专项整治。
此次行动是认证检测行业近年来首次全覆盖、多领域的全面整治,覆盖范围广、整治措施严、处罚数量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市场监管总局、认监委从行政监管、认可监督、认证人员管理等方面,查找认证检测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社会反映较多的未经批准非法开展认证活动、买证卖证、虚假认证、关键认证环节走过场等认证乱象开展联合整治,集中开展认可专项监督治理行动、认证人员诚信规范执业专项治理行动等工作。
专项整治中,市场监管总局及各地相关部门依法依规查处了一批不合规的认证检测机构及认证从业人员。
针对认证机构,共计向社会曝光3家非法机构,撤销注销14家机构从业资质,对29家机构予以警告,对13家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对1家机构予以风险预警;责成认证机构撤销、暂停761张存在问题的证书,涉及企业562家;查处无证制售CCC产品违法行为648起,涉及1367批次产品,货值6076万元。
针对检验检测机构,共计撤销注销207家机构从业资质,撤销8家机构、暂停16家机构的认可资格,对79家机构缩小认可范围。
针对认证人员,撤销189名违规失信人员的注册资格。
发布会上,总局认证监管司负责人通报了全国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非法开展认证活动案、深圳中大国际认证公司和上海色瑞斯认证公司出具虚假认证结论案、江苏宏强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和温州市美瑞凯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出厂销售未经认证的CCC产品案、南宁市杰锋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检测结果案、江西欧兰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案、滨州市通九州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等4家检测机构骗取资质认定证书案、北京中鼎恒昌认证公司和青岛欧检认证检验公司认证人员弄虚作假案等10起典型案件。
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场监管总局、认监委将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风险监测、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信用管理为重要内容的监管机制,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大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力度,巩固深化整治成果,优化认证检测市场环境,维护认证检测活动的公正性,提高认证检测供给质量。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