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共有17个方面的要求,根据各条款功能的类似性,可归纳为5方面的内容:

环境方针、规划(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这五个方面逻辑上连贯一致、步骤上相辅相承,共同保证体系的有效建立和实施,并持续改进,呈现螺旋上升之势。

首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必须得到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形成环境管理的指导原则和实施的宗旨,即环境方针,要找出企业环境管理的重点,形成企业环境目标和指标;其次,贯彻企业的环境方针目标,确定实施方法、操作规程,确保重大的环境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再次,为保证体系的适用和有效,设立监督、检测和纠正机制;最后通过审核与评审,促进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高,完成一次管理体系的循环上升和持续改进。

ISO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ISO14000系列产品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这也是为应对日趋严重全球空气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物种多样性缺失等危害人类的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而建立的。它符合国际环境保护发展趋势,都是基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需求。

很多国家明确规定,生产产品的公司应通过ISO14001验证。无法通过ISO14001验证已成为公司在我国得到更高市场占有率和进行进出口贸易的专业技术阻碍。

因而,只有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公司才可以提升综合性管理能力、持续改善企业品牌形象、减少环保风险,能够更好地夺取世界各国市场。

公司需要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完成长期性持续发展,这能够高效地推动企业环境和社会经济融洽可持续发展观,让企业完成长期性健康的高速发展。这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需求。

现阶段,空气污染对此人类活动构成巨大危害,已造成世界各地的关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全世界和社会各界义务。每一个公司都是有义务尽量避免环境危害。它能够减少污染事故或违法违规所造成的环保风险。提升公司得到优惠信贷和保险新政策的好机会。

ISO14000系列产品标准归根到底一套质量管理标准。这也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结晶。

在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时,已充分考虑不同的国家基本条件,以便标准尽量具备普遍性。

一、组织理解要点

1.环境管理体系所涉及的组织概念,其包含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企事业单位或是社团,可以是从事第一、第二或第三产业,规模可大可小。组织不一定是法人单位。对于拥有一个以上的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每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2.组织的形式可能是多样的,但必须有其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权限。包括人事、财务权和行政管理职能。

二、相关方理解要点

1.相关方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技校影响。

2.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相关方与组织环境的 改善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可能造成其经济或福利的损失。

相关方包含以下两类:

-与组织相邻的,如邻厂、周围的居民、下风向的企业、河流的下游等;

-与组织的经营生产活动相关的,如股东、顾客、供应方、员工、访问者、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等。

3.关注组织环境绩效的相关方可能包括:有借贷关系的银行、政府部门(如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保险业、投资方。新闻机构、供应商、环境保护组织等。

从广义上说,整个社会都会从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与组织的环境绩效产生关联。但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梯别是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中,相关方的概念应用涉及到组织的义务,应注意限定范围,不能无限扩大。

三、组织与相关方的关系

相关方的要求是动态的,组织应不断地予以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