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利息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有些朋友混淆了应付利息和财务费用。两者是什么关系?想了解应付利息的会计处理,真的需要了解两者的区别。更多详情,请点击阅读。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根据合同应支付的利息,用“应付利息”科目核算。应付利息应如何记账?
应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累积时间:
借款:财务费用、研发费用。d支出、在建项目等。
贷款:应付利息
实际付款:
借:应付利息
贷款:银行存款等。
如何理解应付利息?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根据合同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应付的利息、分期支付利息并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公司债券等。
“应付利息”是负债科目,借方表示减少,即利息已经支付;贷方表示增加,即未付应付利息增加。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利息。此外,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什么是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开办费;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应当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和“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在利润表中,单独设置“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金额,即期末结转余额进行分析填列。
什么是R amp支出?
R ampd支出是指研究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资产的折旧、消耗的原材料、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和借款费用等。
“R ampd支出”属于成本范畴,用于核算企业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此外,应按研发项目设置“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