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不同于会计凭证,会计凭证需要完整的要素和严格的审核、编制程序,而会计分录只是在会计凭证中注明应借、应贷的科目和金额,是会计凭证最简单的形式。

你在财务工作中遇到过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吗?

学习编制会计分录刚开始不能心急。你要用心琢磨其中的规律和技巧,结合业务实际,通过反复练习,相信你会成为编制会计分录的高手!下面给你几个入门小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编译步骤: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科目、负债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金额的增减变化。

4.根据步骤2和3,根据各种账户的借贷双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按照有贷必有贷、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特别提醒:在实际业务中,大家一定要遵循‘有贷必有贷,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编制会计分录。

业务链方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按照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形成一个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存在衔接关系,按照这种环环相扣的关系编制会计分录。

这种方法对于连续的经济业务,特别是对于错误的会计方向更为有效。

和格式要求:

第一,先借后贷;借、贷要分行书写,字数、金额要错开;在一贷多贷或一贷多贷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字符和金额数字必须一致。

第二,贷方的记账符号、账户、金额应该在借方后面一格,表示借方在左边,贷方在右边。

会计分录有两种: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其中简单分录是借贷分录;复合分录有一借多贷分录、一借一贷分录和一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科目对应关系清晰,一般不宜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多借多带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