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社保,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我们每个月都要按时缴纳,生病时更是离不开它。但是,你敢说自己真的搞懂社保了吗?
细数那些关于社保的传言:“社保缴满15年就行!多交就亏大了!”“社保断缴后,补缴照样享受!”…
简直比这些年错过的大雨和爱情还要多!而且隔一段时间又要疯传一遍,说得跟真的一样。你是不是也信过不少?
小编将带您逐个击破那些关于社保的误区,帮您避坑、少走冤枉路!
误区一:社保缴满15年就可以终身享受了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
1、如果这里的“社保”单指“养老险”的话,这种说法是成立的。养老险累计缴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但是养老保险一向实行“多缴多拿”政策,且缴费年限越长,到时候领取的养老金越高。
如果说你刚好只缴纳了15年养老金,而且缴的是最低档的,那么退休之后每个月的养老金也只是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
所以若你还没到退休的年龄,而养老险已经缴满15年了,最好还是继续缴,不要停缴。
2、如果说是医疗保险的话,这个观点就站不住脚了。
因为各省市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医保政策也各不相同,并没有统一的最低缴费年限标准,比如有些地区的最低缴费年限是25年,有些地区的标准则是男性30年、女性25年。
只有达到最低缴费年限之后,退休时才能终身享受医疗保障。
误区二:社保断缴后,补缴就ok了?
大家都知道,社保断缴对个人的生活影响还是挺大的,比如断缴期间不能享受医保待遇、无法报销生育费用、申请公积金贷款等等,所以尽量不要中断。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说社保断缴之后,补缴就可以了吗?
社保断缴确实有且仅有一种补缴方式——由正规单位补缴,个人并无任何补缴政策。
但是补缴之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因为许多社保福利都是要求连续缴费的,比如生育险,如果连续断缴2-3月,之前累计的连续缴费时间将清零,从补缴那一刻重新计算。
买房买车的社保缴纳时限要求同理,但是具体政策各地不同,以官方规定为准。
误区三:男性的生育险没什么用?
说起生育险,很多男同志表示不理解,“大老爷们儿又不能生孩子,凭啥也要交生育险?”
是,大老爷们儿是不能生孩子,但是大老爷们儿要不要孩子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生育险的作用可大了:
1、连续缴纳12个月生育险的男性,可以享受带薪陪产假;
2、若配偶没有参险,同样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待遇,也就是说自己生孩子,国家给报销。
当然了,或许有人是丁克族,本来就不打算要孩子。这种情况下缴纳生育险,是为男女平等就业做出的贡献——男女用工成本相同可以减少女性就业歧视,毕竟谁还没几个女性亲友呢?
误区四:社保所包含的“五险”都可以转移?
如果工作发生变动,需要到新的城市发展,就涉及到了社保转移。那么社保包括的“五险”是不是都可以转移呢?
我们通常说的“社保转移”,其实只涉及到养老险、医疗险和失业险,工伤和生育险因为全部是由用人单位承担,所以不能转移。
而且即便是可以转移的这三个险种,社保账户里的钱也不是全部都能转走的:
1、养老险:个人账户金额可以全部转移,但单位缴纳部分只能转移缴费基数的12%;
2、医疗保险:如果新工作地接受的话,可以转移个人账户金额;
3、失业保险:部分城市失业保险待遇、关系可以转移,但具体必须根据本地政策执行。
误区五:有了社保,就不用买商业保险了?
作为国家为国民提供的基础保险福利,社保覆盖范围广、参保门槛低,而且大部分由公司承担,个人仅需承担一小部分,真的十分划算。
但是同时这些特点也决定了,社保的力度和深度都只能停留在保障基本生活层面。
而商业保险的出现,弥补了这种不足,解决了社保没有涉及的问题。
拿生病住院来说,社保确实能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但是我们知道,它对能报销的医疗项目和药品有严格规定,比如治疗过程中的自费器材、进口药、ICU费用,都无法完全报销。
这个时候商业健康保险就能派上大用场了,它不仅能搞定这些费用,而且由生病带来的营养费、看护费、误工费,保险公司也可以承担。
所以说,要有社保,也要有商业保险,这样生活才能更加安心。
社会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保”两个字,也正因为它与人们息息相关,滋生的谣传也很多。希望上面这些“误区辟谣”,能够帮助您进一步理解社保政策,更好地享受福利。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