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法人和组织。在鼓励大众创业和创新的背景下,注册一家公司并不难。但是注销呢?以下是有限责任公司注销的法律后果。

一、有限责任公司注销的法律后果

营业执照是企业合法经营的证明。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部门剥夺严重违法企业继续经营权的行政处罚。企业未经年检、卫生不合格、安全隐患、纳税不及时、质量保证等,将导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强行剥夺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主体资格消亡,不得继续从事市场经营活动,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吊销营业执照和注销企业是企业退出市场的两种方式。虽然两者都导致了企业法人资格的消亡,但法律后果却大不相同。注销登记是企业的主动行为,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唯一途径。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严重违法企业进行的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一些经营者对“撤销”和“撤销”有一定的误解,认为“撤销”清算,花钱,经营相关单位,最好被吊销营业执照省时省力,少数企业甚至“撤销”作为“解脱”,所以一些企业退出市场故意不参加年检,等待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实际行为往往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首先,吊销营业执照会给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带来一定的限制。

《公司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对企业的违法行为承担个人责任,自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年以上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自企业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年以上,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二是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投资者或者有限公司股东不依法履行组织清算义务的,应当承担企业债务的连带责任。

第三,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不向原登记机关缴纳营业执照、公章、合同专用章的,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公安机关可以协助收集。使用应收取的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按照经营理论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及其负责任的法定代表人的不良信息将记录在工商部门的警告信息数据库中,供投资者、交易对象和消费者进行市场调查,不能长期消除。

二、公司是否符合简单注销的条件?

1、简易注销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未开业)

(二)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者清算债权债务(无债权债务)

未开业意味着未开具发票或纳税申报单。在实践中,一般是指只取得营业执照,未向税务局报告的企业。可以看出,能够简单注销的公司相对较少。

2、简易注销流程:

第一步:企业在公示系统中填写简易注销公告;

企业联系人正常登录公示系统后,会多出一个“简单注销公告填报”模块

第二步:公告,等待是否有人提出异议

在公告期内45天内,无人提出异议即可进入下一步。

三、注销小规模公司的步骤和流程

(一)先注销税务-再注销代码-再注销银行-最后注销工商-

1、注销公司国家和地方税务登记证;

2、到公司主管工商局办理;

3、登报公告(登报45天后注销公司);

4、登记45天后,再次到工商局办理注销申请;

5、到质监局注销代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