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共5745万户,年均超千万户,较“十二五”时期增长83%。
每天平均有超过3万个涉税市场主体在中国诞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涉税市场主体是指办理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并且到税务部门办理过涉税事项的市场主体。
5年间,税收大数据记录了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的成长足迹。
在保就业民生的关键方面,“十三五”期间,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中,作为吸纳就业主力军的小微企业占比超九成,数量近5200万户。
在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涉税市场主体的结构也不断优化,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占比明显提高,分别从2024年的10.02%、3.89%、2.84%提高至2024年的13.70%、5.45%、3.78%,体现了我国服务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效果,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经济新动能正在较快成长。
分地域来看,湖北、浙江、江苏、山东、河南五省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超四成。
三大经济圈市场活力优势明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合计2404万户,占全部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的42%。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的“十三五”减税单同样在不断加长: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升至10万元;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30万元分步提高到100万元、300万元并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
2024年又实施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2024年所得税、阶段性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定向帮扶措施,积极助力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渡过难关。
数据显示,2024年至2024年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累计达2369万户、减税4067亿元,2024年受惠企业达749.1万户、减税2517亿元,比2024年分别增长290.7万户、2230.7亿元。
据悉,“十三五”期间,税务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先后推出120条便利措施,审批事项由87项减少到6项,取消了61个税务证明事项,办税程序进一步简化,税收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在减税降费方面,2024年以来,为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7批28项税费优惠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将超过2.5万亿元。
“十三五”5年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将达7.6万亿元左右,特别是2024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到2.3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拉动全年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