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岚山区后村镇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搞好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坚持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民主集中制、审计监督、财务公开、村民议事五项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镇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堵住财务管理漏洞。

创设两个条件,严把“三关”,实行“五统一”管理,加强了村级账目和资金管理。

创设两个条件:

一是稳妥地开展以清缴欠款、清偿债务为重点的农村财务双清工作,采取民主评议、民主结算的方式,对拖欠农户、应收款项185.6万元,偿还债务142万元。

第二,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

在财务所和经管站人员的配合下,建立了农村财务管理中心,设在经管站。

配有5台微型计算机和一套档案柜,用于农村财务的电算化管理。

严守三项规定:

一是要严格清理现金。

对不到1000人的村备用金实行限额管理,对1000人以下的村民,1000人以上的村备用金2000元,农村财务处超支支取,规定支取业务发生后2天内必须向镇财务管理中心上交货币资金,没有按时上交的,发现扣村迟报费一次50元,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年度工资的2%。

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村存货进行抽查,防止坐收坐支、借支挪用等现象发生。

其次,要严格审核票据。

入帐时,财务管理中心人员要逐个检查收支单据,对不合理、不规范、不合法的单据一律退回,不准入帐。

第三,严格审核批准程序。

自由论文。

按照实际情况,村里非生产性支出500元以上,生产性支出1000元以上,必须经过村两委研究、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过;对于核准的开支项目,财务管理中心及时跟踪监督,跟踪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镇里实行“五统一”保证村财务管理工作到位:

第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

根据财务管理条例,对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档案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五项制度,使村务管理有章可循。

第二,统一记账。

从每月27日到下个月为统一记帐日,村会计在镇财务部的监督下统一编制记帐凭证,统一核算。

第三,统一保管帐簿凭证。

实施了农村金融“双代管”制度,即:代管农村五帐:总帐、存货物料明细帐、固定资产明细帐、损益类明细帐、所有者权益类明细;代管农村货币资金五帐。

财务处设立了农村财务管理档案室,做到一村一柜一锁,防止丢失、损毁账本。

第四,统一经费标准。

对于乡村电话费、报名费、开户费、乔迁费用、节庆、拜年等费用都有具体的规定,使民主理财有章可循,避免了村干部乱花钱、乱花钱、乱花钱、乱花大钱、乱花大钱的现象。

第五,统一票据管理。

财务处负责村务收付专票的管理,发放时归档,并定期与各村存根核对编号。

二是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夯实财务规范化管理基础。

自由论文。

成立和完善了村级民主理财小组。

民主化的财务管理小组一般为5—7人,由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公开投票选出。

民主集中制的成员限老、新民政委员会委员任期与村委会相同,期满后可连选连任。

特别印有民主理财记录本,对每一次理财的时间、地点、参加者、资金管理的具体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等事项。

民主集中团集审查权力、监督权力、不合理支出否决权于一体。

三是加强审计监督,做好支出入帐工作。

首先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由于人手紧张,镇上的审核员配备得很紧。

审核员中有7人为党员,5人为大专以上学历,均具备助级以上职称。

在审核过程中,该镇坚持每月进行审计,特别是“按时结帐,单据不跨月”的规定,每有一张跨月单据,就给予村会计适当的经济处罚,制止这种现象。

与此同时,该镇审计中,严格把减负政策关,及时捕捉到财政工作中有关农民负担的信息,注意事态发展趋势,杜绝了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

经过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该镇村级非生产性支出明显减少,2009年非生产性支出比往年减少30.1万元,下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