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国际消费权益日”。记者3月14日下午从市公安局获悉,去年以来,宁波公安积极开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蓝剑2020”专项行动,共破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4名。
同时,宁波公安整理并公布6起跟生活息息相关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典型案例,为消费者敲响警钟。
鄞州公安侦破特大生产销售假冒汽配案
去年5月,鄞州警方接到某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报案,称其生产的汽配产品涡轮增压器在国内市场被大量仿冒。
警方经过3个月的摸底调查,成功锁定李某等多名生产假冒汽车配件的嫌疑人。据悉,李某等人通过以次充好、以旧翻新的方式生产假冒品牌涡轮增压器,后通过物流销往全国多个地区的汽配交易市场,每月制假产量1700余台。
同年12月15日,警方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共捣毁汽车配件制假窝点6处,抓获制假犯罪嫌疑人12名,查扣假冒汽车配件成品、半成品7887台,涉案价值4100余万元。
江北公安破获特大销售假冒名酒案
去年12月,江北警方在工作中 发现一个销售假冒名酒的团伙在宁波活动,侦查发现这是一个以海某为首的贩假团伙。该团伙聘用营销人员,采取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向全国各地推广“名酒”,收集订单后,安排宁波、金华两地的仓库发货,销往地区涉及北京、山东等10多个省市。
经过近两个月的侦查,警方成功查清该团伙底细。今年1月26日凌晨,专案组实施收网抓捕,成功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捣毁两个存放假冒名酒的仓库,现场查扣假冒名酒2100余箱,涉案金额9000余万元。
镇海公安破获制假售假名牌汽配案
去年12月5日,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向镇海警方报案,称有人假冒其企业注册商标生产商品。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展开侦查排摸工作,发现该厂商仓库内确实存放了大量带有知名品牌注册商标的汽车配件。
去年12月24日,警方联合市场监管局对该批发厂商仓储窝点进行突击检查。经专业鉴别人员分辨分拣,清点出涉及侵犯多个知名品牌注册商标的汽车配件80余种,计1.37万余件,总价值216万元。
宁海公安捣毁特大制假售假名牌鞋服窝点
去年5月,宁海大佳何镇一群众在网上购得一双品牌鞋子,收到货后发现鞋子质量与正品差异很大,遂报案。接警后,民警分析认为,这起售假案背后可能还有更多违法犯罪行为尚未被查处,随即成立了专案组开展侦查。
经过近半个月的深入侦查,警方发现以郭某为首的团伙通过网络大肆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的鞋类、衣服等。去年6月18日,警方抓获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查封3个仓储窝点,当场查获假冒产品上万件,货值近1000万元。
海曙公安查获一批假冒知名品牌的净水器滤芯
去年4月初,海曙警方接到市民报警,称其在网上买到的知名品牌的净水器滤芯是假冒伪劣产品。接到警情后,海曙警方立即展开侦查,确定该网店售卖的样品确为假冒产品,且不能起到过滤净水的效果。
警方根据线索展开调查,于去年4月22日成功抓获嫌疑人邱某。经查,2018年,邱某在明知供货商制假的情况下仍然大量进货,并以低于正品滤芯售价一半的价格进行销售,销售总额超过50万元,获利超过10万元。目前邱某的供货商已被当地警方抓获,他本人也被海曙警方刑拘,其名下网店被全部关闭。
奉化公安破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去年6月20日,奉化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在某网购店买到一件某品牌衣服有瑕疵,品牌标识也不清晰,怀疑买到了假货。接警后,民警将该件衣服送往专业机构鉴定,结果为假冒伪劣商品。
民警依据该家网店注册地址,远赴广东侦查,在当地公安配合下,经过两夜的蹲守,将犯罪嫌疑人黄某当场抓获。黄某对其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他交代,该品牌的知名度较高,深受部分消费者喜爱,自己正是利用了消费者这一心理,想到通过自己加工、销售伪造的知名品牌商品,以低于正品的价格吸引眼球,赚取不法收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