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看到的医院名称都是以数字命名的,比如301病房2号床,以大学校名命名的病房你见过吗?重庆忠县一家医院的新生儿病房就全部是以高校校名命名。
这所医院的新生儿病房名称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这些以名校“命名”的病房,都有对应的床号,床号一律以阿拉伯数字有序排列,这样不会因为不熟悉而在一大堆名校的名字里被绕晕。不过,从字体上看,这些床号的数字,要比名校的汉字要小。
在这个医院里,“以名校命名新生儿病房”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很多初次前来的人会有点懵,更多的人在了解清楚情况后会心一笑。该医院工作人员称,将新生儿病房命名为国内外名牌高校,这是对新生儿的一份美好祝愿,希望他们今后都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虽然医院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名校的校名大多都已经注册商标了,不能随意使用,尤其是医院还带有经营性质,就更不能随意使用了,一旦使用就会涉及到商标侵权。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这只是对新生儿的一份祝愿而已,而且医院已经明确表示了,医院的收费都是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相应收费标准来收取,没有额外的费用,以高校校名来给新生儿病房命名也不是为了营利。
其实并非企服快车小编小题大做,而是商标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状告清华幼儿园商标侵权事件引发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表面上看来是有点小题大做,但是实际上这也表明了清华大学对于商标专用权的重视,以及对商标侵权行为的绝不容忍的态度,。
虽说高校是学术之地,本该远离商业纠纷,但是名牌大学因为多年积累的声誉和较高的国民认可度,其“品牌”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商用价值。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本来和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没有任何关系的机构或个人会想方设法与名牌大学“攀亲戚”,甚至冒用、滥用高校的名号作为自己欺骗消费者,谋取利益的手段,高校注册商标被侵权的案件也层出不穷。
为了防止在遇到注册商标纠纷时“有理说不清”,许多高校已经通过注册商标来维护自己的声誉和合法权益。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受法律保护。高校在注册商标后,将可以主动出击,通过法律途径对非法冒用自己“名称”的不法分子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例,国内知名高校对注册商标的保护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通过商标查询可发现,北京大学申请注册了697件注册商标,其中申请主体既包括北京大学,也包括北大医学部、北大附中附小等北京大学下属或附属机构。
而清华大学以及其研究院,下属院部,出版社,科技公司等则一共注册了305个注册商标。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地方类高校的注册商标保护意识则要相对差一些。比如燕山大学、聊城大学、福州大学、贵州大学等学校则只有20~30件注册商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等待实质查询状态。虽说与名牌大学相比,地方类院校遇到的商标纠纷要相对少一些,但是对于商标保护的意识却不能少,这样遇到纠纷时,才能拿起法律武器,从容应对。
近年来,随着国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普及和提高,民众对于知识产权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名校商标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毕竟,高校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高,美誉度好,随意被他人使用为商标,确实更容易发生欺骗和误导,也会损害高校形象,严重者甚至会伤及民众情感。
回归上文,医院新生儿病房以高校名称命名,不少家长表示,医院这样做寓意挺美的,但一出生就住在以名牌大学命名的病房今后就能进入这个学校读书,这个不太现实,一切还得靠孩子自己今后努力。而且医院的做法明显侵犯了这些名校的商标权,虽说初衷是善意的,但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随意使用他人商标,就会涉嫌侵权。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