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这个词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没有人想逃税,但他们不想把太高的税变成自己的压力。作为新中国建设的齿轮,你真的区分逃税、漏税和合理节税的区别吗?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情况:

a公司小赵年终奖金10万元,公司会计因“关注员工”,以个人所得税过高为由,将年终奖金分配到月薪中按月发放。

B公司小赵年终奖5万元,公司会计按“工资”方式向多名未获得年终奖的员工发放5万元,然后这些员工取下现金为小赵发放年终奖。

这样,上述两家公司,哪一家是“合理节税”,哪一家是“逃税”?朋友可以讨论一下。但无论是否合理节税,两家公司的行动都会影响企业员工的“五险一金”。比如B公司,几个没有年终奖的员工收入无形中增加了,“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也会逐渐增加,但实际工资并没有增加。是好是坏,可见一斑。

有些老板可能会说,市场低迷,公司不容易开业,是不可能的。但经常走在河边,没有湿鞋,真正降低企业风险,只有通过“合理节税”,下面和小边一起了解这些“合理节税”的方式。

公司的基本节税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政策出发,二是从公司经营出发:

一、政策方面

1、公司可以考虑将国家税收政策与国内外合作、合作经营企业等经营模式联系起来。

2、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我国可按企业研发支出175%扣除所得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少缴10%的企业所得税,按15%的利润缴纳。

(不到非高新技术企业的10%。)

3、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有税收支持的地区注册。

二、企业经营水平

1、期间费用。提高坏账准备的比例可以减少原来的收入,或者尽可能缩短折旧年限,从而增加折旧金额,减少利润,可以达到减税的效果。

2、经营成本。日常运营中的水、电、气、办公设备等日常开支,一定要考虑是否包含在生产成本中。

3、职工福利。在不超过税收工资范围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为员工办理五项社会保险,创建各种总体规划基金可以在成本中支付,减轻税收负担,同时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压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4、销售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交易方式,尽可能延迟收入确认时间。这一波操作涉及到货币的时间价值,系统计算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