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款是指企业因购买产品、接受劳务等生产经营应付的款项。那么应付款审计的重点是什么呢?让我们和小编一起学习。
应付款关键审计事项:
一、变化分析
将今日余额与上期余额进行比较,是否有异常变化。
二、检查是否存在负数、多边挂账现象
获取应付款明细账,整合预付款,检查是否有多边账户。如果双方的资金性质相同,则需要进行审计调整,并根据多边较小的金额进行调整。调整分录为贷款:应付款、贷款:
预付款。检查期末余额是否存在负数,如果存在,询问负数的原因,一般将其重新分类为预付款。调整分录为借款:预付款、贷款:
应付款。三、检查账龄、款项性质
获取账龄统计表,整合去年底稿和汇报计算账龄统计表的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先进先出的方法来区分账龄。如有长期挂账应付款,掌握挂账原因,如属于无法支付的款项,应及时注销。
适当区分往来款项的特点。
四、函证
对期末余额较大的款项进行函证,确保应付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函额度按期末未审数来函证,但如有多边挂账或负数重分类按重分类后的额度函证,关联方不需要函证,实行查账程序。如果没有回复,则需要进行替代检测。
五、应对暂估
应付暂估款通常是存货已入库,但税票未收到,因此企业根据合同或最近同样的商品成本暂估入账。
首先,获得临时估算统计表,可以比较同一存货的临时估算金额是否有异常波动,也可以结合供应合同的价格来评估临时估算金额是否可行。也可以结合库存监管,检查已暂估入库未申请的库存。由于临时估计是由未收到的税票形成的,所以账户年龄一般为一两个月。一旦发现临时估计的长账户年龄,应核实未通过税票的原因,以确保临时估计的实际情况。
六、抽凭
对今天增减的大额应付款进行抽查,关心税票、合同、入库单、审核信息等材料的一致性,以及入账金额和入账期间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