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一个朋友的公司取商标名称,却被要求结合他的生辰八字,我虽然有些哭笑不得,却也表示理解,以前碰到类似情况,我都会跟他们说,给产品取名不是给人取名,要更注重营销性。
为了便于以后好解释,关于品牌商标取名问题,我简单总结了3个误区和5个方法技巧。
品牌商标取名的3个误区:
1. 讲究生辰八字
娃哈哈,是从当初的主要目标人群儿童的利益点出发而取名;
阿里巴巴,是根据世界范围内认知度比较高的故事而取名;
京东,是创始人刘强东和他前女友的名字各取一个字而取名;
华为,是根据任正非“让世界通讯领域有中国的声音”的民族使命感而取名;
腾讯,当初注册公司时,最开始的想好的名字是叫网讯,第二备选则是捷讯,第三为飞讯,最后才是腾讯,但前三个都不能注册,不得已才用了腾讯。
可见,凡是能做大的公司,没有一个是根据创始人的生辰八字取的名字。
世界五百强,外国企业占绝大多数,他们却不懂得什么生辰八字,也不懂得风水。
2. 搞错了对象
不管是企业名,还是品牌商标名,是取给消费者看的,是取给你的顾客看的,而不是给你自己看的。
很多创始人搞错了对象,为企业,为产品取名,都依着自己的喜好,依着自己的生辰八字,却忽略了你的顾客才是上帝,是大家觉得好才是真的好,而不是你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如果你取人名,可以讲究生辰八字可以,毕竟咱中国人大多还是有些信风水的,但给企业给产品取名,还是不要让你的客户或旁观者觉得你迷信的好。
3. 太注重字面意义
取名注重字面意义不好吗?
当然好,但太注重寓意就不好了,毕竟简单、大气、好记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天猫”,有啥寓意?还不是马云一个激灵想出来的?当初很多人都反对用这个名字,但马云坚持用了,因为马云不傻,他知道,名称简单好记最重要。
有些企业名或品牌名带有“鑫”、“森”、“淼”等字眼,这是要五行补多少金、木、水?
取名的5个方法技巧:
这里主要说一下中文取名的几个技巧,英文取名的,以后再说。
1. 贴合行业属性
名称一般能够体现行业属性的,比如“饿了么”一看就知道是与餐饮有关的,“美团”最开始是团购网站,“拼多多”也是团购属性的名称,“可口可乐”是饮品属性,“奔驰”、“宝马”等带有汽车属性,“海飞丝”是洗发用品,等等,都带有行业属性,更容易与产品产生关联,也就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 贴近传统老字号
如果产品是传统类的,可以用老字号感觉的名称,比如带“堂”的,同仁堂、九芝堂、养生堂、恒寿堂等;比如带“吉”、“贵”、“亨”、“祥”、“德”等字的,王老吉、桂发祥、恒源祥、老凤祥、全聚德、东来顺等;带“村”、“斋”、“楼”等字的,稻香村、杏花村、五芳斋、杏花楼等。
3. 感觉像西式音译
由于近代以来,国外经济、技术处于领先,国人一般都有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音译类的中文名称虽然不太好记,但有一种国外品牌背景的感觉,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美特斯邦威、劳斯莱斯、香奈儿、古驰、麦当劳、阿玛尼、雅戈尔、波司登、杰克琼斯等,这里面有真正的国外品牌,也有国内音译品牌,很多消费者硬是傻傻地分不清楚。
4. 采用跨品类手法
近年逐渐流行跨品类取名,比如手机是通讯设备,却用植物类品类名做商标,如苹果手机,小米手机,或者用其它物品,不如锤子手机;比如网站类,土豆视频、西瓜视频、花椒直播、瓜子二手车等。为何要跨品类使用动植物名称?因为这些品类名称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牌”,跨品类使用,还容易让你产生新鲜感,更容易记忆。
5. 反常规更有创意
我国常用汉字只有3000多个,开放商标注册几十年来,常用字词组成的商标早已被抢注殆尽,这种情况下,有创意、有特色的商标名称,不失是一个好选择,比如三只松鼠、六个核桃、我的美丽日记、东方树叶、小茗同学、菜鸟物流等。
6. 利用谐音法
由于常用词汇已被抢注殆尽,所以可以考虑谐音取名,比如“精巧”你注册不了,可以考虑用“鲸巧”;“来一份”是购买东西时的常用词,无显著性,但你可以注册“来伊份”;“河马”已经被别人抢注了,你可以用“盒马”。
这6种方法,不可能一次都用得上,关键看产品所属的品类和特性,以及品牌的策略定位,然后采用相应的取名方法。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