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服务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没少听,可事实上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工作早在16年,商标局已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的意见》。

现在,推动商标注册便利化的工作开始加速了。国知局副局长刘俊臣表示:

将继续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标审查效率。

都说商标局审查速度慢,事实上,商标审查时间为什么漫长也是有原因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商标申请量太大。

为了处理这么多商标注册申请,过去几年商标申请受理窗口在全国开放了不少。

虽然受理窗口多了、受理速度快了,商标申请注册的速度太慢,对企业发展是有害的。

商标检索盲期的存在来看:

检索盲期过长,会使申请人很难第一时间知道是否有在盲期期间就有申请在先的相似或相同商标,从而难以及时作出重新申请商标的决断。等到几个月盲期过去,才发现不但自己商标不能注册,要重新提交申请的话,离成功注册自己的商标又拖了几个月时间。

检索盲期是因为人工录入数据库需要时间,新申请商标越多,数据录入工作量越大。

从商标获权角度来看:

进入实审之后,如果有人在3个月的初审公告期对其申请的商标提出异议,而申请人则在经历这近1年时间后已完全疏于跟进自己商标的申请事宜,导致商标被异议自己不知道或者知道了来不及准备如何应对的情况,最终必然会影响到商标的确权。

如果商标被异议掉,没有获得授权注册,审查时间加起来却长达1年,商标申请人真是万念俱灰。

从商标使用的角度来看:

商标审查时间过长,使商标申请人迟迟不能获得商标注册,商标申请人申请商标主要是用于商业活动的,商标审查可以等,商业活动不等人啊。

申请人不可能放着商标去审查而长期不投入使用。虽然商标可以打上“TM”标记进行小范围使用,但这样企服快车面并不能真正形成法律上的商标权,另企服快车面也不利于企业放手开展品牌推广 等商业活动。

有申请人问为什么不进行电脑审查,一定要人工审查制度呢?因为商标申请量的剧增,有效商标数量超两千万了,要建立一个迅速抓取商标信息进行自动对比的智能系统不是一朝一夕;商标审查本身的难度决定电脑程序对近似判断没有绝对精确的结果,如果稍有不同就能获权的话,必然导致对消费者肉眼认知无法区分的商标越来越多。

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的结果来看,盲期目前大约已提前至5-10个工作日。受理通知书发放时间大约是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在研发的电子送达系统上线后,还会进一步缩短发放周期。

商标局还在通过增加商标注册受理窗口、增加商标形审人员 等措施进一步缩短审查周期。由此可见,商标审查便利化还是很有希望的。

针对商标申请注册的流程节点,申请人需要一个可靠的商标代理机构,能够及时地在每个节点提醒你商标申请的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也是提高商标申请便利度、保障商标获权的办法.

(企服快车商标申请代办,让您的品牌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