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等。
现代社会已全方位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家可以即时分享微信朋友生活工作中的事件以及感觉,并通过点赞留言等方式进行互动,这就为现代人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彰显自己的社交地位提供了一种更为便利化的方式。
但是,很多人会疑惑,如何利用好微信朋友圈做好自我展示和营销,以期在社交活动中给良好的第一印象,获得更大的社交价值和更高的社交地位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注意、多留心、多实践。
一、充分认识到微信朋友圈作为社交活动展示面的重要性
据统计,截至2015年1季度末,微信的活跃使用人数已超过5.49亿。
但很多使用者依然不知道微信朋友圈展示面建设的重要性,试想一下,一个女孩子和一个男孩子相亲第一次见面加了微信,她翻看这个男孩子的朋友圈相册和留言,发现都是一些转发信息或者是模糊不清的照片或者是整天哪里吃饭吃了什么的文字图片,又或者是负面的情绪发泄,她一般会觉得这个男孩子粗心、随意、不上进和悲观,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首因效应,对于不经常在一起的人,我们都会用第一印象来论断他。
而微信朋友圈正是除了你的打扮着装谈吐之外展示给一般人的第一印象。
再试想一下,如果那个女孩子看到这个男孩子的朋友圈都是活跃在各个社交场合的场景,如参加登山、旅游、喝茶等活动;或者是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为人生充电的照片信息;或者是偶发内心中对生活真实的感悟和想法,并配上合适的图片。
那她对他的第一印象可能就变为有生活品质、上进、有内涵。
再举一个例子,某人开着宝马车去借钱,你看到他开着宝马车一般都会认为这个人实力雄厚,借钱只是一时资金周转不灵,就很容易把钱借给他;但是如果这个人开着一辆电瓶车去借钱,你就会觉得这个人经济条件不好,可能会资不抵债,你在借给他钱的时候就会谨慎的考虑。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的展示面对于社交活动的重要性,只要能建立好的第一印象,对方就更加愿意和你接触交流,在后续的沟通中你才有机会展示出你的各方面优点来博得对方的好感,对方就更加愿意对你输出价值。
就像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让一个人看两组形容一个人的词,第一组是“懒惰、粗心、聪明、善良”,第二组是“善良、聪明、粗心、懒惰”,然后那个被试者明显感觉是第二组词形容的人给他的感觉更好,但实际上两组词形容的是同一个属性。
这就更加证明了第一印象对于社交活动的重要性,因此,用好自媒体时代传达第一印象的重要社交工具微信朋友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很多人在使用微信朋友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头像问题。
如果说微信朋友圈是个人社交界面的门面,那微信头像更是门面中的门面。
一个精美的头像,可以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和感觉,从而让大家对微信使用者有一个不平凡的认识。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用一些自己蓬头垢面的照片作为头像,也有很多人用一些随意拍的风景作为头像,还有有些人将一些低俗的图片作为自己的头像,这样都会大大损害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
(二)不会发长篇文字的问题。
有一些微信使用者喜欢发长篇的感慨性的文字,但是殊不知因为微信朋友圈的基本设置是发过长的文字在朋友圈第一界面的显示中就只显示第一行字,需要点击进入第二界面才能查看所有文字,虽然只是多了一个步骤,这就会让很多人懒的看你写的文字。
(三)发文字时不配图片的问题。
很多微信使用者在发布文字的时候,不懂得配备相应的图片或者配备的图片不美观,这就使得整个朋友圈相册的美观度大打折扣。
(四)不会拍摄和筛选朋友圈照片的问题。
很多微信使用者每到一处旅游或吃饭,都会拍摄一堆照片,然后通通上传到朋友圈上去,其中有的是模糊不清楚的,有的是只有食品的照片,有的是有不雅动作,这些都会大大损害第一次加你微信的人对你的印象。
(五)乱发负面情绪信息的问题。
有的微信使用者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发一些“烦死了”、“妈的”、“好伤心”、“很想去死”等负面能量的信息,会给看到的人感觉这个人心情和状态很负面,没有正能量,我想,没人会喜欢和没有正能量的人交往。
三、如何打造好微信朋友圈这一重要自媒体来展示和营销自己
(一)头像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是一个颜值较高的帅哥或美女,那你只要用自拍神器选好角度和光线,拍一个头像照传到微信上就ok了。
如果颜值一般或较差,那第一个可以借助墨镜来装酷和掩盖脸上的瑕疵,也可以用P图神器来为自己的脸上填彩(注意不要P的太失真),还可以借助背景拍摄全身半身照来强化照片的整体风格和格调,比如选择马尔代夫、五星级酒店、沙漠、大森林、名车等作为照片背景,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喜欢周游的而不是宅在家里的。
也可以拍摄一些自己在运动、跳舞、调酒、看书时专注的照片来作为头像,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专注使人显得美丽。
(二)发长篇文字时的注意事项。
在想发一些长篇的文字时,最好是使用手机中的备忘录功能,选择一个优美的备忘录背景,然后在备忘录上输入自己想输入的文字,然后当输入满一页纸的时候,就用手机的截图功能进行截图,然后把截取的图片通过朋友圈相册功能发送到朋友圈上,读者就会像看书一样看你写的文字的了。
(三)发文字配图的有关注意事项。
第一种情况是只发文字不配图,这样就会降低看文字人的视觉享受,但是如果当你发了一段“你若安好我便是晴天”的文字,然后配一张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的剧照,那样文字和图片就产生了关联,就有很强的立体感。
第二种情况是只发图片,没有文字。
比如当你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你拍了很多照片,然后一下都发到朋友圈上去,但是却没有任何文字上的说明,那么看到的人就会觉得很突兀,觉得发图片的人不知所云。
这时候,你如果在你发的图片上配上“天朗气清,惠风西藏”的字眼,图片就有了出处,看的人就会兴趣大增。
(四)朋友圈拍照和筛选照片的注意事项。
朋友圈相册是朋友圈的重要展示部分,所以如何拍好筛选好相关的图片就显得尤为重要。
拍照场景的选择。
尽量选择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场景来进行拍照,比如别墅区、高级酒会、旅游胜地等场景。
或者是一些有格调、有情调的地方,比如音乐会、酒吧、茶座等。
拍照中是否一定要有人物?这个也不一定,如果你本身比较上相或者拍照当天着装比较得体,那么你可以将自己也融入到场景中,但是切记不要让自己居于照片的正中间,以免影响整个照片的视觉效果。
照片如何筛选?在发朋友圈以前,一定要将自己所拍的照片进行筛选,首先模糊的照片一定要剔除掉;还有就是一些只拍食品的照片一定要剔除掉,原因是这会让看的人感觉到你的生活中就只有吃,而没有其他什么东西。
(五)如何处理发泄情绪的朋友圈?在日常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很多人有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时候就想在朋友圈中发送以谋求关注,但是殊不知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我很生气”、“我很郁闷”等字眼发送到朋友圈上会给看的人一种你很负面的感觉。
如果你忍住不发,你又很难受,这时候建议采用一种“文艺”的办法来发,比如当你失恋了感觉很难过,你就可以发如下文字“我今天和我心爱的人分手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静静的看着窗外,想起以前和她在一起的种种,心中似乎有一点伤感,但我也相信明天我可以好好的开始我的新生活,这也是为了忘却的纪念。”然后再去百度上找一张文学美少女默默流泪的照片配上,这样你发出的朋友圈一定会有很多人感同身受的,而且大家都会觉得你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总之,在自媒体已经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已经不能在过去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模式中睡大觉了,要敢于用自媒体去营销自己,微博难浓缩,博客需要文学内涵,那用微信朋友圈来营销自己和宣传自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