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强国论坛——奋进新征程:
光影不息·燃梦未来”主题论坛在京举办,多位电影人共同交流与探讨了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创新以及中国电影“走出去”等话题。主旋律电影潜力巨大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已经俨然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作品叫好又叫座。能否继续扩大市场规模,创作出更多优质作品,扩大主旋律的影响力,成为了创作者们最大的愿望。
“回顾这十年,我只做了‘电影’这一件事。这十年我们拍了300余部电影,累计票房突破600亿元人民币,获得400余个重要奖项,海外发行超过3亿美元。”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纳影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十年,该集团拍了很多类型的电影,但从2013年与徐克导演等主创团队拍摄《智取威虎山》开始,便开启了主旋律电影创新表达之路。
据介绍,博纳影业集团一直坚信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必要性。在拍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之后,他们又相继推出了《烈火英雄》《中国机长》《决胜时刻》3部重量级大片;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影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时,该集团攻坚克难,拍摄了《中国医生》《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影片。
“我们做电影,只有一个信念:越是行业艰难的时候,越要拿出有分量的作品,越要有必胜的信心。”博纳影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主旋律电影创作这条路上,没有退路,也没有捷径。
《我和我的祖国》《守岛人》……这几部电影,都是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的代表作品。“回顾这十年,我们出品了130余部电影,所获奖项数量超过300项。主旋律电影创作是我们华夏电影的特色。”该公司董事长赵海城表示,主旋律电影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影集团)则一直坚持深耕“主旋律人物传记电影”。该公司总经理鲍盛华表示:
“我一直希望电影界关心这个领域,十年间,我们拍摄了《黄大年》《老阿姨》《守边人》《索道医生》等作品,这是我们长影人的坚持和坚守。”创新助中国电影“走出去”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实现质量显著提升,每年重点推出10部左右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精品力作,每年票房过一亿元人民币国产影片达到50部左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此外,该规划还提出,提升国际影响力,开拓海外市场。那么,对于中国电影行业来说,如何与时俱进,用科技为电影创作赋能;如何让中国电影“走出去”,成为每位创作者奋斗的目标。
科技的助力,能够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鲍盛华介绍,长影集团正在着手对经典IP进行复排,比如《英雄儿女》《上甘岭》等,通过科技手段创新,用这些老电影改编出一批动漫电影。
同时,长影集团还在探讨将电影《甲午风云》改为动漫电影,目前还处在构思和策划阶段。“我们还准备制作一部反映东北虎国家公园的电影,需要大量特效镜头,在制作时会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创新。”鲍盛华表示。
对于科技创新,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也有自己的想法:
“好的创意和技术保障都很重要。原来不能制作的题材,现在通过科技能够更好展现,但与技术相比,内容本身的重要地位依然不能撼动。”同时,如何“走出去”也引发电影人深思。对此,博纳影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促进中国电影“走出去”,需要吸纳全球优秀人才,来拍中国电影、讲中国故事。要多种声音、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全球展现中国的艺术魅力和中国电影承载的价值和理念。当然,中国电影“走出去”,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强化中国电影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保护好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市场的成长。”他表示。(李 伟)
(编辑:晏如)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