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知识产权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助燃剂,因此,知识产权也逐渐成为不法分子关注的焦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已成为联合国规定的17类跨国犯罪中最为严重的犯罪之一.
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迅速改善,但由于知识产权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财富,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侵犯知识产权案500余起,涉案金额近1.5亿元;1999年立案近700起,涉案金额逾2亿元;2000年立案1000余起,涉案金额近3亿元;2001年立案1300起,涉案金额3亿元.在四年时间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立案数年均增长33%,涉案金额年均增长29%.2002年至2004年上半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个案造成的损失却越来越大.据统计,2002年立案1200起,但涉案金额却逾5亿元;2003年立案1000起,涉案金额4亿元.2005年1至6月立案超过500起,涉案金额2.6亿元.
另外,在公安机关受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最为突出.1998年至200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此类案件近5000起,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立案总数的80%,涉案金额超过12亿元,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案总额的64%.在这些案件当中,由于假冒名牌产品投入成本低、获利巨大,通过假冒驰名商标获取暴利成为一个显著的特点.
近年来,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增长较快.由于商业秘密在市场竞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些企业工作人员为了获取优厚待遇,将自己掌握的原单位商业秘密作为个人资源提供给新单位;有些企业为省去高额科研投入,不惜以重金收买有关人员,将他人商业秘密据为己有,以最低成本获取最高利润.甚至在一些案件中,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苦心经营,以应聘方式进入科技含量较高的公司内部,窃取核心商业秘密后,另起炉灶,获取高额利润.1998年至200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侵犯商业秘密案件超过500起,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立案总数的9%,涉案金额6亿元,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案总额的32%.截至2007年3月30日,加入WTO五年以来,我国各级法院共审理了54000多件知识产权案件,年均增长达17%.知识产权法官们运用诉前禁令、证据保全等先进措施达400多起,实际支持率在80%以上.每年经过法官判决就有600~700名知识产权罪犯被送进监狱.仅2005年,全国公安机关以侵犯知识产权罪罪名立案侦办的案件达1799起,同比上升52%;破案1470起,同比上升46%;抓获犯罪嫌疑人2119人,同比上升56%,涉案总价值12.8亿元,同比上升366%.
从犯罪手段和方式上看,专业化、科技化趋势日渐明显,出现了大量利用网络侵犯商业秘密、侵犯新型科技产品、假冒液晶屏、仿冒激光全息标志等智能化、科技化水平较高的案例,表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正在向专业化、科技化的犯罪形态发展.
从犯罪作案手法上看,更加隐蔽和狡猾.作案成员等级分明、分工明确并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犯罪手法日益隐蔽、狡猾,反侦查意识越来越强.要么化整为零,要么流动生产,有的甚至遥控指挥,并且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跨国跨境犯罪也越来越突出.
对知识产权犯罪而言,1997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修订、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在分则第3章中专节对知识产权犯罪作了集中、统一的规定.将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纳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列出了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有关规定,共8条(从第213条到220条),其中关于商标犯罪的3条,专利犯罪的1条,著作权犯罪的2条,商业秘密犯罪的1条,法人构成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1条.另外还列出了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犯罪6条.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