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税源信息怎么获取,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怎么判断是不是小型微利企业?针对这些问题,下面为大家整理出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怎么提供税源信息?

纳税人通过填报税源明细表提供税源信息。

纳税人仅就发生纳税义务的税种填报对应的税源明细表。

每个税种的税源明细表根据该税种的税制特点设计。

对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稳定税源,可以“一次填报,长期有效”。

例如,某企业应于11月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10月15日购入厂房,则企业可在10月15日至11月30日之间的任意时刻填写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税源明细表,然后在11月申报,只要厂房不发生转让、损毁等变化情况,就可以一直使用该税源明细表。

对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资源税等一次性税源,纳税人可以在发生纳税义务后立即填写税源明细表,也可以在申报时填报所有税源信息。

例如,某煤炭企业分别在8月5日、10日、15日销售应税煤炭并取得价款,则可当天立即填写资源税税源明细表,也可以在申报期结束前,一并填报所有税源信息。

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如何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

从2019年度开始,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企业可直接按当年度截至本期末的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应纳税所得额等情况判断是否为小型微利企业,与此前需要结合企业上一个纳税年度是否为小型微利企业的情况进行判断相比,方法更简单、确定性更强。

具体而言,资产总额、从业人数指标比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第二条中“全年季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计算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的季度平均值;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不超过300万元的标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