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有偿转让其股东权益给他人,使他人获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是股东行使股权的常见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法的实施,股权转让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个人股权转让纠纷如何处理?靠不靠谱
一、如何处理个人股权转让纠纷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外界转让其股份时,应当告知公司及其他股东拟受让的股份和拟转让的价格条件,并征求其是否同意转让的意见。公司和其他股东应该在30岁 给予答复,逾期不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人民法院将不支持该公司及其他股东再次提起取消转让的诉讼。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足额出资转让其股份,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要求转让人以转让股份的价格补足出资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并可以增加受让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足额出资转让其股份的,人民法院不会以转让标的有瑕疵或者被欺诈为由支持解除合同,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除外。
3.名义股东未经实际投资者同意转让股权,实际投资者要求名义股东按照约定赔偿股权转让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在上述诉讼中,实际投资者声称转让无效,理由是他是实际权利持有人。如果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受让方知道转让方是名义股东,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的举证策略
1、当事人主体资格证据
(一)自然人应当提交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护照、港澳台同胞回乡证等资料,记载其姓名、性别、年龄、国籍、住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2.股权转让合同关系的证据
(一)股权转让合同和协议;
(2)股东同意转让股权(出资)的证据。
3.合同履行的证据
(一)转让或接受股权(出资)的证明;
(二)出资证明书和股东名册;
(三)公司经营权转让的证据;
(四)资产评估报告和验资报告。
4、证明案件事实的其他证据
以上是边肖为您解答的关于如何处理个人股权转让纠纷的问题。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不同意转让的,应当购买转让的出资。不购买转让的出资的,视为同意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