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国内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的很多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起色。国内外贸易越来越频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为您解读一下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
境外所得税抵免是指企业取得境外所得并在境外直接支付或间接负担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可从其应缴纳的境内所得税额中扣除。境外所得税抵免包括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可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有效减轻我国“走出去”企业的税收负担。我在工作中发现,一些“走出去”的企业因为对间接信贷政策不完全了解而放弃了间接信贷,增加了企业的税收成本。
不应“放弃”的税收优惠政策
A公司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是一家从事跨境贸易的“走出去”企业。近年来,A公司陆续获得新西兰子公司的分红。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国家税务局罗湖区税务局在筛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时,发现A公司2018年、2019年有境外股息收入数据,但A公司申报的境外所得可抵扣所得税不含间接负担所得税。
与A公司进一步沟通后,税务人员了解到,由于公司财务人员对间接抵免政策不了解,没有将新西兰子公司间接承担的所得税申报为抵免。在税务干部的指导下,A公司重新计算了2018年和2019年间接负担可抵扣税额,并进行了企业所得税补充申报,成功确认税收抵免130余万元。
间接被忽视的信贷
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国际税务管理科科长赖启亚告诉记者,境外所得间接抵免政策并不复杂。然而,一些“走出去”的企业由于对相关政策法规不够了解,很容易忽视这一优惠。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所谓间接税收抵免,是指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股权投资所得,在计算居民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时,该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属于所得负担,可以作为其可抵扣的境外所得税,在规定的抵免限额内予以扣除。
在实践中,企业需要注意间接信贷的政策特征。在计算抵扣限额时,需要适用国内税法的税率,统一计税口径。企业可自主选择“无国别(地区)、无分项”的方法,汇总计算境外所得和信用额度。不同国家(地区)的损益可以相互弥补,以有效降低企业整体税负。
同时,信用等级可以扩展到第五级子公司。信用等级越多,消除双重征税就越彻底。对于当年负担过重的海外税收,可以在未来五年内进行抵消,从而延长信用期。此外,“走出去”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最终汇算清缴时,可自行计算抵扣限额并据实填写,保留抵扣信息备查。
需要提醒的是,“走出去”企业要注意间接税抵免政策的适用条件。居民企业直接或间接与境外投资企业形成控制关系的(即单层持股),其在境外非居民企业中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应达到20%以上。属于多层次持股的,计算各级居民企业间接持股总比例的直接持股、间接持股和各单项持股应达到20%的持股比例。
以上面提到的A公司为例,假设A公司直接持有B公司在A国80%的股权,C公司在B国16%的股权,C公司在B国30%的股权,此时A公司虽然间接持有C公司24%(30%80%)的股权,但bec
用好信贷政策,“走”稳海外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扬帆出海”,拓展海外市场。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深圳罗湖区已注册境外投资备案企业570余家。近三年来,深圳罗湖区有6000余笔境外支付纳税记录,金额380多亿元,覆盖全球44个国家(地区)。
对“走出去”企业,要督促企业财税人员加强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充分利用税收政策。赖启亚提醒,符合间接抵免条件的“走出去”企业,要及时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阶段申报间接抵免,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为细致服务“走出去”企业,避免因涉外税收政策复杂、财税人员短缺而放弃间接税抵免,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筛选符合间接税抵免条件的“走出去”企业,建立“一户式”管理台账,为企业提供及时的税收政策红利和支持。据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近日为11家“走出去”企业办理了间接抵免业务,抵扣内资企业所得税650多万元。
海外所得税抵免政策我们就说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