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是一个公司搞好内部控制的重要财务阵地。其中,不仅要做好公司各种生产过程的核算,成本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日常三大业务 生产订单的审查。
公司按合同生产,没有合同只允许把市场上常用的产品作为备用库存。这些订单必须由公司领导签字批准后才能生产。否则不允许安排生产,以免积压。
审查材料交货单。材料出库单是根据生产订单根据BOM展开生成的。成本核算审核资料是否完整准确,需要成本核算熟悉公司产品的构成。
部分产品BOM构建不完善,要督促技术中心完成BOM。BOM是物料交付的重要工具,直接影响物料交付的准确性。你不能挑选没有BOM的产品。
一个产品的BOM不完整,仓库记录不准确,会使原材料的仓库发货混乱,因为一个产品的收料会涉及多个仓库。如果有些物料不能单独从原材料仓库领取,如标准件、滤纸等,可以作为倒冲物料在仓库出库。
跟踪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投入、产出、成品、损耗要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统计日常消耗和产出。
做好日报表《各产品投入产出对比表》和《各车间消耗与产品入库日报表》,并在生产会上公布,为各车间和公司领导提供有效数据,及时做出成本控制和管理决策。
车间生产的产品应具有按机器小时或人工小时分配的系数。有新产品时,成本核算跟踪车间生产,结合车间计算分配系数并输入ERP管理账套,避免月末输入不准确、不真实。
在车间采购设备维修配件和劳保用品时,财务部长会签字后作为凭证提交给成本会计,再提交给出纳岗报销。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维修费用(* *车间)
信用:现金
二、月末业务列表
应跟踪和审计生产订单的完成情况。当月订单当月使用,月末及时关闭上月订单,保证“当月发生的事当月完成”,防止车间参照上月生产订单处理发料的违规操作。
根据BOM展开,检查产成品入库数量和材料消耗与材料出库单的一致性,检查入库产量多、材料消耗少以及没有入库的产品只有材料出库的现象,确保材料出库准确,核算成本真实。
还要检查从投料、生产到产品入库各个环节的产品数据是否连贯,防止生产中间环节的无端浪费。
月底协助动力设备科电工抄收各车间用电量,并检查电表运行情况,确保车间用电量分配准确。根据公司缴纳的电费分摊各车间的用电量,并编制会计分录:
借:制造成本——-动力成本(* *车间)
贷款:银行存款
成本会计还负责车间半成品仓库和成品仓库的盘点,材料会计负责原材料仓库的盘点。会计月的最后一天,导出账套中仓库的库存,并与库管员现场核对库存。
为了减少工作量,一般公司每个月都会抽取市场,并制作m
确保所有研讨会文件均已审核。物料会计完成物料模块的核算检查,确保每个车间的所有产品都有分配系数。根据ERP管理规定,成本核算以各车间为各成本中心,按照生产流程依次计算各成本中心的成本。
因为不同车间的产品是互相使用的,如果不依次核算各个车间的成本,混合核算就会出现重复。
会计分录如下:
分配成本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制造成本
结转成本时: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半成品
贷:生产成本
月末结账后的报表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每个产品的投入产出对照表是一个可以直接分析投入产出的量化指标。
第二,实际生产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对照表是分析成本超支或节约的有效工具。
三、实际生产成本与预算成本对照表是领导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储备的有力保证。
综上所述,月初预算费用的编制非常重要。没有一个好的预算,公司的正常经营和生产是无法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