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同时也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这些变化和新动力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结构调整加快
产品技术结构调整加快,特别是病人监护产品、医学影像仪器设备、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微创介入治疗产品变化耀眼夺目。
这十年整个产业的产品技术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在治疗设备方面:有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立体定位超声聚焦治疗系统、体部旋转伽玛刀、中能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
在医用诊断仪方面:有中档黑白或彩色超声诊断仪、低场强开放式永磁MRI和高场强超导MRI、睡眠监护系统、数字式X射线系统、螺旋扫描CT装置。
其它在手术及急救仪器设备方面有多种规格呼吸机和麻醉系统;在专用零部件方面有高频高压发生器等等。
其中立体定位超声聚焦治疗系统、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体部旋转伽玛刀、睡眠监护系统等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十年间的几千个医疗器械新产品中,病人监护产品、医学影像仪器设备、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微创介入治疗产品的发展变化尤为引人注目。
病人监护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机电一体技术复杂性和加工难度相对而言不大,生产厂家较多,中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已创建较好声誉,近几年产量已超过2万台,是1995年的18倍。
深圳是目前国内病人监护产业的最大生产聚集地,有年产万台并在国际市场走俏的迈瑞公司,紧随其后的深圳金科威公司、珠海宝莱特公司年产也达到五六千台。
医学影像设备品种多,生产队伍也大。
五大医学影像设备品种中除核医学成像设备PET、SPECT外,目前都有境内产品成批上市。
其中B型超声成像仪器和X射线诊断系统的生产量在十年前已达到或接近万台,但B型超声成像仪绝大部分是C、D档次的。
X射线诊断系统都是低档模拟式工频机,而今,A、B档次的数字B型超声成像仪器已开发上市,生产厂家除上海阿洛卡公司、汕头超声研究所、无锡海鹰集团公司、扬州惠中公司、绵阳电子仪器公司,还有北京天惠华公司、深圳开立公司外、深圳迈瑞公司、深圳蛇口的安科公司、沈阳的东软公司等。
X射线诊断系统在技术停滞十多年后,终于有了新的进步,广西出现高频高压发生器的专业生产企业,几个主要生产厂家的产品也已采用自主开发的中高频高压发生器。
采用进口成像板集成的数字X射线诊断系统也在北京和上海的几个生产厂家投产上市,北京航天中兴公司自主开发的直接数字式低剂量X射线诊断系统已批量生产,并开始有了少量出口。
CT和MRI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合资合作产品,1995年以前MRI主要是安科公司生产。
如今,已有七家企业生产MRI,除深圳蛇口的安科公司外,尚有北京万东医疗公司、沈阳的东软公司、宁波鑫高益公司、GE、航卫公司、西门子迈迪特公司和上海西门子公司。
东软公司从自主开发CT入门,十年内先后开发出MRI、直接数字式X射线诊断系统、移动式X射线诊断系统、B型超声成像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批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
宁波鑫高益公司是近几年在医学影像产业界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
该公司原是一家从事磁性材料生产和加工的企业,是计算机磁盘电机磁芯的主要供应商。
从1998年起开始研制生产0.1T到0.23T的医用磁体,曾为东软提供过磁体,1999年底参与合作研制MRI整机,2001年0.2TMRI主机上市。
国内MRI生产方式基本相同,多利用国内丰富的稀土资源和磁材料生产的优势,自主设计加工磁体,自己制作梯度线圈、射频RF线圈、谱仪、梯度放大器、射频RF发射和接收电路,电源和计算机系统(基本都采用PC系统)采取国内外协作配套,软件自主开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