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各国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实施安全检测,限制非生态纺织品在市场上流通销售,以限制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这是上周末在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举办的生态纺织品认证培训班上,省外经贸厅贸管处副处长王若麟谈道的。
王若麟谈到的这样一个局面的背后,是从2001年的365亿美元到2009年的1070亿美元,这10年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翻了3倍。欧盟等国家因此而设定的贸易技术壁垒正“越垒越高”。
随着ATC协议的实施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渐被弱化,以“绿色壁垒”为代表的贸易技术壁垒已经成为最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另企服快车面,“欧洲、美国、日本消费者也把对人体是否有害列入是否购买纺织品的首要因素。”王若麟谈道。有专家预言:
生态纺织品/服装将主宰未来的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王若麟表示,什么叫生态纺织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主要涵盖了资源的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等方面的要求。
由于目前国际上并无统一的纺织品/服装生态标准,相对而言,现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名目繁多的标签认证以及买家的验收标准主要集中在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对纺织品/服装的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已逐渐被广泛认同。
在本次的培训班上,省外经贸厅推荐了目前国际上几种知名的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志,这些认证标志是普遍为欧盟、美国的买手所认可的。包括,生态纺织品标准100认证标志(Oeko-TexStandard100)、天祥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志(Intertek)、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Eco-Iabel)、白天鹅生态纺织品(WhiteSwan)认证标志等。
据悉,为了扶持企业开展生态纺织品认证,增强我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在今年开展生态纺织品的有相应资质的出口企业还可获得省外经贸厅的相关补助。
相关提醒 欧盟有相应的警报系统
德国海恩斯坦研究院中国区总经理黄海滨介绍,RAPEX是欧盟官方对非食品消费品的警报系统,是“快速信息交换”的英文缩写。
该组织会对非食品消费品进行监控,每周都会对市场上流通的非食品消费品(包括纺织、服装)进行抽查,一旦发展含有违法的化学成分,其建立的官方网站上就会报道出该危险产品的信息。而欧洲国家的媒体也会经常转载这类信息以提醒消费者以及商家,一旦有产品被发现在这个网站上“点名”,该产品将有可能会被禁止销售甚至要求召回。所以,黄海滨提醒企业,在欧盟市场严厉的监察制度下,企业应该事先做足产品的检测。
认证之后还要保证质量的稳定
目前,有企业在通过生态纺织品的认证之后,却出现大货抽检不合格。对于这种问题的产生,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生态产品认证部经理林立表示,通过认证只是企业从所生产的产品中拿出样品来送检,但如果企业未能从源头上控制来料生态安全,未能从根本上狠抓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水平,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产品经第三方实验室检验或是市场抽检,仍可能发生不合格的情况,使产品生态质量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同时,林立也提出,其实控制产品生态安全的关键在于服装上游的染化料企业。因为服装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是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所以,生态纺织品应该从面料、染剂企业抓起,共同分担下游企业的压力。林立介绍,目前服装的上游企业也正在积极地投入到生态纺织品的检测中,已经有一些染化料企业取得了认证。
全国认证技术服务热线:400 628 5882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