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组织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健康与安全的管理、计量管理及环境管理等等,所以环境管理只是其中—个组成部分。

2: 一般情况下,组织本身就客观地存在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办法、活动、产品、过程、职责和资源。这些都可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提供各种帮助,但有必要充实、完善。

3: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是以实现环境表现的持续、有效改进为目的的,它的内容应以实现环境方针满足环境目标为依托;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具有效性和经济技术可行性。

4: 建立并实施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可望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5: 环境管理体系是由诸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环节)组成,如图2—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所示,包含的五个一级要素,它们是:

环境方针、规划(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措施、管理评审。各一级要素下又分成若干二级要素。

用于内部审核客观的获取审核证据并予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上报管理者。”

1:所谓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即组织的内部审核和(或)外部审核。

2:审核准则即审核的依据,—般有三种:

1)ISO14001标准;

2)组织应遵守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

3)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及具他要求。

3:审核证据指记录、陈述及其他可验证的信息。

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需制定相应的文件化的程序,以保证审核过程的系统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可由组织内部或外部人员来进行,但无论由内部或外部人员进行审核,都应保证其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

6:应将审核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并呈报管理者。

1:污染预防概念的建立是对传统的侧重于污染末端控制思想的根本变革,它对改变传统粗放经营的工业生产发展模式和调整末端治理的环保工作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指导意义。

2:遵循污染预防的原则进行环境管理的优先顺序是:

以环境安全的方式循环回用,综合利用;

3:污染预防并不排除污染末端治理作为降低环境污染最后有效手段的必要性,但它更强调的是:

减少避免污染的产生比末端治理(产生后的治理措施)更经济、更有效。

1:一个组织的持续改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7个体系要素的环境管理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2:持续改进的思想应贯穿于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运行的自始至终。同时改进所有的方方面面是不可能的,因此应根据组织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和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来选择改进的方向、内容和程度。